•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交警挚友

    时间:2014年12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春节前夕,笔者到市局参加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委员会。会上,从市局老干部处*处长的****年度老干部工作报告中获悉:原市局档案科长、退休干部*,近日*出版了由市局党委书记、局长秦剑平作序的档案文选《*写春秋》。会后,我即赶到档案处向仍然坚守档案工作岗位的老*科长索要了她的新著。

        当日夜里,我逐页认真拜读。那彩色扉页,幅幅照片光彩靓丽,留下了*平凡而又荣耀的工作身影;那篇篇文选,字里行间情真意长,留下了*忠诚公安档案工作的宝贵财富;那时任江苏省公安厅长*给*签发的记功命令、事迹通报,以及媒体记者、公安同事为之撰写并发表的通讯、散文,阅后更是感人肺腑、令人难忘!

        我认识*是在**年前的春天,那时我刚从部队退役安置交警队工作不久。根据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各部门必须将上年以市局名义发出的文件稿及重大案件卷宗整理送达档案部门长期或永久保存。于是,时任队内勤的我理所当然地“奉命”行事。但因业务确实不懂,所送签发文稿、事故卷宗制作都不合格。我清楚地记得,就是时任市局档案室负责人的*,她手把手地教会重新整理制作,方才顺利“过关”!

        之后,她还亲临我队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述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现实斗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要抓平时莫到年底才整理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与此同时,又指导我建立健全了《公安交通管理档案制度》,设置了泾渭分明、要调即拿的收发文书、事故卷宗的登记册、索引卡、专用橱柜等。应该说,由于当年*严传真教的“启蒙”,为我能够做好长达**年的秘书档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从*的文选中,知道了她以档案为破案缉凶之“利器”、服务群众之“法宝”的更多故事。其实我也亲历过:****年*月的一天,中共*地委转来一封省里转办人民来信。来信上访人是惊震中外市区*路“**•*”公交车烧车惨案遇难者的女儿和母亲。她俩在信中哭诉其父母和女儿当年在公交车上被活活烧死的遭遇,提出了补发赔偿费用的要求。我奉命接手处理这桩信访,即与时任市公交公司安全科长丁欧修联系共同办理,也就是*的协力配合,很快调出

        *年**月*日发生在*路上的烧车处理卷宗,找到当时省、市处理决定及善后处理的资金使用情况,并无剩余赔款。于是,为顺利做通来信上访人的工作,符合省、市领导批示要求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为我撰写《*路上的火光》报告文学警世文章提供了真实资料。

        ****年*月*日,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建**周年之日。为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回眸从无到有的历程,我于头年*月着手编撰《*公安交通管理史》。就在手头资料缺乏的时候,又是*给予了大力支持。近*个月里,她为我调阅了***多本卷宗,不限时间地让我翻看、摘录,甚至周日、午休也为我服务。她还提示必须采访的几位老交警,并提供姓名、住址或现在的工作单位等。又经过两个多月的整理、上门征求老交警的意见,并经时任交警支队长*审核,一部省内唯一、计有**万字的《*公安交通管理史》终于*,成为纪念*公安交警部门建队**周年的厚礼!

        *长我*岁、有恩于我,因此我一直喊她“*大姐”,也由于她善解人意、热心待人,于是也时常隨着大家喊她“老好的”。她于****年从事公安档案工作,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公安档案事业。如今她已退休**年,但仍坚守在她忠诚的公安档案岗位……这种奉献的精神、这种坚守的执著,是我等退休干警学习的楷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写意与抽象 我纵横挥洒
  • 下一篇:非常交警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