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时间:2015年01月2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家长的希望和寄托,他们的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和谐、繁荣、稳定。新学期已经开学,由于中小学生特有性情好动,贪玩健忘,侥幸莽撞,缺乏后果预见等盲目乐观的心理特点,一些中小学生交通意识还存在“四不”的问题,即:不懂得基础的交通法律常识,不了解必备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行人文明交通的规矩,不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直接导致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造成家庭、社会的负担加重,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现代“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建设步伐。对此,就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强化认识,当成大事,摆上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地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这就从法律的高度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司法、交警、交通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让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现代文明交通意识,应该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到事关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党的教育事业兴衰,事关构建和谐社会,事关祖国的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来认识,自觉增强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交通安全教育也必须遵守这一法则,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之中,当作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融入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之中,借鉴先进经验,探求切合实际的长效机制,下大力气在求真务实见成效上下功夫。

        二、凝聚合力,共担职责,相得益彰。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政府及教育、交警、司法、交通等职能部门应不负重任,不辱使命,责无旁贷。各部门都要从本系统的工作实际出发,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形成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开展综合治理,共同打造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制定出交通安全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分季度、年度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目标考核;各级群团组织也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作用,比如:妇联、团委等组织,要结合各自的中心工作,坚持经常地过问和参与具体教育工作,勤于出力献策,时刻不忘用行动把各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广泛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阵地作用,以学校、家庭、社会共创和谐的大背景为抓手,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互为作用,互相促进,三者相得益彰,共同担负起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任。

        三、讲究方法,灵活形式,喜闻乐见。各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中小学校乃至新闻媒体,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在坚持日常教育、深入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广泛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聘请辖区派出所兼职法制校长、公安交通民警到学校举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上交通安全教育课、举办交通事故图板展、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录像片,推广小交巡警指挥手式操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组织班会、主题队会、专题演讲会、有奖征文、画漫画、办板(墙)报、演出文艺节目、开展戴安全小红(黄)帽、小手拉大手等活泼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进程,切实达到教育一个,带动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四、扎实教育,贵在治本,讲求实效。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关键是要抓住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与健康成长这个落脚点,把工作重心放在努力提高中小学生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上,增强中小学生自我防范交通事故能力,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发生。就目前而言,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所采取的举措、通过的形式、设置的教育,还停留在治标多、治本少,宣传多、教育少的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治本,是要在每个中小学生的思想深处打下“珍爱生命,文明交通”的烙印,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远离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永葆身心安全健康,只有这样,才达到标本兼治的最终目的。只要学校在课堂教育中,能够坚持经常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各学科配合进行相应的常识教育,家长从教育孩子走路、骑车、坚决不乘坐违法载人校车等方面做起,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勤叮咛常嘱咐,安全警钟长鸣,社会方方面面联手配合学校、家庭,针对性较强地开展好各项有益交通安全“进学校”教育活动,逐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联动机制,就会事半功倍地打牢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理念,收到的良好社会效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议不系“安全带”的成因和对策
  • 下一篇:小议婚车遮挡号牌的“特权”现象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