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谈如何预防客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时间:2015年02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月**日*时**分左右,*高速*段发生一起特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一辆小货车与一辆福建开往四川宜宾的大客车追尾后燃烧爆炸,造成*车烧毁,已确认**人死亡,*人受伤。这又是一起损失重大的道路交通事故,教训深刻,令人深思。从目前初步调查显示,小货车非法改装运输乙醇,大客车没有接驳运输,停车休息制度没有落实是两大原因之一。

        进入夏季,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人员、财产重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面临上升态势危险,交通管理任务艰巨,交通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夏季客运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面对依然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如何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是当前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笔者结合当前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就如何预防和减少客运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道路客运车辆交通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对客运企业、客运车辆所有者来说,营运生产的目的在于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但许多客运车主、客运驾驶人亦或客运企业往往忽视了“安全就是最大效益”这一关键环节,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率而忽视了安全生产,所以造成了许多既得利益在安全事故中化为乌有,既损害了群众利益,又损害了自己利益,真是害人害己。

        一是急功近利,忽视安全。部分客运单位和个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不力,导致客运车主或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这是客运交通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一些挂靠营运、个体营运的所有人、驾驶人眼前利益重、临时观念强,带故障上路、带疲劳上路、超速超员、强超恶会等交通违法时有发生,急功近利,忽视安全,忽视生命。有的客运公司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客运车辆的管理仅满足于开会强调、制度上墙,忽略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鲜活生动的安全教育。对制度的执行也时紧时松,随意性很大,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有的公司表面上是企业化管理,实际却是松散的利益联合体。其中大部分车辆系私车公挂,安全生产制度有名无实,客运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事故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和消除。

        二是考核不严,奖罚不明。少数客运企业不愿建立驾驶人档案,也未形成竞争激励机制。除例会学习外,对驾驶人轮班休息期间的情况知之甚少。驾驶人可以自行调班,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现象屡禁不止。发生交通肇事后,往往对当事驾驶人处以少量罚款了事。该停班的、该解聘的均碍于情面不研究、不决定,拖过一段时间后不了之。这在客观上默许了肇事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处理处罚失之过宽、过软,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有的客运企业管理人员不注意了解驾驶人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对驾驶人可能因种种问题产生的不良情绪或所背包袱毫不知情,致使其驾车上路后因情绪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发不安全事故。同时,对技术全面、素质过硬,安全行车多年的优秀驾驶人,没有进行必要的宣扬表彰。榜样的力量因管理层的失误而显得无足轻重。

        三是长途奔波,疲劳驾驶。鉴于汽车运输具备的直达性、灵活性等特点,汽车客运市场份额大,市际、省际甚至跨省、跨多省长途运营较为普遍,客运路程少则上百公里,多则上千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尽管为规避疲劳驾驶,一些长途客车配有双班驾驶人,也尽管一些客运企业、客运驾驶人严格遵守“连续驾驶不超过*小时”的规定,但由于驾驶人长途跋涉、连续作战,加之地理、气候、路况、环境跌宕变化,驾驶人劳动强度大,休息休整机会少,身体疲劳、身心疲惫是必然,必然造成大脑反应速度慢、身体协调功能差、操作驾驶综合能力下降等问题与现象,已属疲劳驾驶范畴,在遭遇突然情况时必然反应迟钝、措施不力、方法不当,酿成事故,实属必然。从“*.**”沪昆高速湖南邵怀段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来看,客运车辆没有落实凌晨*点到*点停车休息制度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四是争客抢行,超速超员。当前,随着动车、高铁等铁路运力和车次的增多及私家车出行趋势,汽车客运市场饱和,运力过剩,客源不足的现象显现,客源争抢在所难免,尤其在客运淡季,部分运输单位和个体车主时常上演“争客抢行大战”,为了争抢旅客,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不惜高速行驶、疲劳驾驶、超速超员、强超恶会。特别是短途客运车辆,受时间、客源限制,经常出现超员现象。

        五是年久失修,机件失灵。部分运输单位和个人,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将车辆的维护保养、检查修理抛到一边,造成客运车辆年久失修,长期带病工作,车辆在高速、高频、高温、高负荷中不堪重负,出现机件失灵、机械失效、金属疲劳、自燃爆胎等在所难免。这种现象在农村接送学生车辆、农村短途客运车辆尤为突出。

        二、预防客运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对策

        客运车辆管理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客运安全既牵涉到客运企业、客运车主、客运车辆驾驶人利益,也与运政、交通、交警、安监等部门协同管理有关,故此,建立一套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如何做到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笔者认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责任明晰,齐抓共管。客运交通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各部门应该坚决落实政府总览、部门分工、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主体,按照分工细则严格履责。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负责统合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二是交通运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客运单位的管理,严格资质审查,实行准入制度,促使客运单位向公司化乃至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同时强化人员、车辆的统一管理,努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主观因素对安全生产的消极影响,尽快扭转客运车辆管理与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三是公安交警部门要理清思路,找准切口,紧紧抓住驾驶人和客运车辆管理两个重点。在完善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尽快推行驾驶人及客运车辆管理网络化,真正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遏制客运车辆事故多发势头。四是安监部门要针对道路安全隐患、车辆安全性能等环节加强督导检查,切实落实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五是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视和认识,提高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六是企业要明确自己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从严加强对客运车辆、驾驶人的安全管理。

        (二)做到责任在心,真抓严管。道路交通客运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要将客运安全管理置于重要位置,列为首要责任目标,针对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合力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和宣传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切实可行,真抓严管,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客运车辆平安通行。

        一是建立安全档案,严格审定客运资质。客运车辆是众多生命的运载工具,监管部门和企业单位必须将其列为特种车辆和特殊行业,特殊管理、重点管理。首先,建立“客运车辆安全管理户籍档案”,一车一档、一人一档,一路一档,将车辆信息、地理路况、行车记录、转籍过户、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安全教育、驾驶人更迭、驾驶人信息等重点内容纳入其中,监管部门定期读取相关数据,检查户籍档案,检验车辆各项安全技术性能,审定车辆、驾驶人客运资质。其次,在客运企业建立健全客运车辆安全性能检查监管机制,结合季节特点、发案规律、政治要求适时组织开展客运车辆年检年审和临时检查,全面及时发现和解决车辆安全运行系统存在的性能问题,确保客运车辆始终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再就是,针对客运车辆跨省跨市营运,地理、环境变化大的特点,企业单位组织客运驾驶人岗前开展多地理环境驾驶适应性训练,熟悉沿线地形路况,公安交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改革客运驾驶人考核培训机制,提高客运驾驶准入门槛。

        二是利用科技手段,严格动态跟踪管理。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等现代科技已在交通安全领域得以广泛运用和认可,建议各地政府、企业出资建设车辆GPS监管中心,逐步将客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重型工程运输车等易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危车辆纳入监管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实时动态跟踪管理,实时提醒沿线交通动态,实时纠正车辆交通违法,尤其利用客运车辆车厢视频功能,监管车内治安动态,有效防范治安案件。同时,随着通信、电子等技术的发展和设备成本的降低,蓝牙、*G移动通信、指纹识别等现代科技在行车记录仪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将成为可能,客运企业应当紧跟科技发展,向科技管理要安全。

        三是严查严重违法,严格落实路面管控。一方面,建立起针对客运车辆的路面管控机制,加大路面巡逻检查力度和密度,对客运车辆进行重点管理,严厉查处不具备驾驶资格驾驶客车、超员超载、人货混装、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病车上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保障客运安全。另一方面,建立乘客监督举报机制,鼓励乘客敢于主张自己的安全权益,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制止、举报司机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第三,借助科技手段,完善驾驶人疲劳驾驶认定标准,规范车辆连续行驶最高时限和停运检修时间,使车辆、驾驶人疲劳驾驶认定更具可操作性。

        四是加强安全防范,严格消除诱发因素。从“*.**”特大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来看,小货车非法改装运输危险化学物品(乙醇俗称酒精)也是造成这起特大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对运输市场的安全监管,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样重要。一方面,要联合运政、安监等部门加大对运输市场的规范和整治,加大巡逻管控和治安巡防的密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公路防护设施、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警示标牌以及公路塌方、损毁情况,及时开展维护整改,切实加强客运量线路交通安全管控,加大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五是注重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一方面,针对客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客运车辆驾驶人有针对性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采取集中培训,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评选优秀驾驶人等系列方式方法,提高客运企业和驾驶人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曝光客运交通违法案例、事故案例,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手段,加大对社会面的宣传,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第三,通过交警自办的官方微博、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平台、QQ群等媒体发布天气、路况、案例等信息,提示驾驶人和群众安全出行。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做好夏季货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之我见
  • 下一篇:小议自媒体时代交警如何让用好“双微”平台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