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季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夏季来临,道路交通事故随之进入高峰期,由于夏季昼长夜短,气温偏高,气候多变,在道路行驶时,驾驶员的体力消耗大,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下降,对外界信息反应迟钝,加之人们外出参与交通活动的时间延长,人流、物流、车流剧增,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也给夏季交通管理和事故预防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今年以来,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通过认真开展各种主题的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但纵观近两个月时有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如何加强夏季交通违法行为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夏季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是目前公安交警部门应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夏季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剖析
1、疲劳驾驶多发生于夏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人体很容易产生疲倦感,较易打瞌睡,尤其是在窄小的驾驶室,气温炎热、室内空气循环不畅通,加之夏季阳光刺眼,很容易使得驾驶人在开车过程中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反应,导致其在发现紧急情况时,处理反应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致使操作不及时,酿成交通事故。同时,炎热气候还容易影响驾车人的驾驶情绪,尤其是一些大型运输车辆和长途运输车,其驾驶人为了节省油料,车内无空调设备,就会将车窗打开,急躁多拉快跑,随意横穿马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2、酒后驾驶行为逐渐增多。进入夏季,天长夜短、气温攀升,城市居民的夜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大排档、小酒店、烤全羊及露天饮酒消暑的大有人在,于是饮酒的人多,酒驾的也多了。酒精会使人兴奋,并直接导致驾驶人的手、脚不能正常的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视觉模糊,无法正确判断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和速度。虽然这两年“整治酒驾”之风盛行,但还是有一部分驾驶人抱有侥幸心理,明知故犯,喝酒开车,导致交通事故。
3、不戴安全头盔现象普遍。在我县,夏季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摩托车驾驶人只把安全头盔当作天冷季节来挡风御寒的工具,在夏季很少戴安全头盔。即使戴了也只是为了应对交警检查,完全没有意识到安全头盔可以有效地保护驾乘人的头部,减轻伤害程度。
4、夏季交管较易出现漏洞。经历了春运、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期的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后,民警开始精疲力竭,产生厌战情绪,松懈麻痹思想不在话下。当夏季到来之时,都想借着夏季高温多雨的时机加以休整,且路面警队在执勤时间安排上都尽量避免气温较高的时候出勤,这就出现交通管理时间上的空档,使许多交通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引发交通事故。
二、预防夏季交通事故多发的对策
1、建立气象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气象变化是导致夏季道路交通事故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高温和雨水天气,所以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切实加强与辖区气象部门的联系沟通,尽可能掌握辖区准确无误的天气状况,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开展预警工作,对重点企业、单位驾驶人开展警示教育。同时,也可以为交管部门预防气象性的交通灾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民警思想认识,筑牢事故预防工作根基。夏季高温炎热天气居多,还不时伴随暴雨等恶劣天气,民警长时间坚持在路面一线,往往要经受恶劣天气的“蒸烤”、“洗漱”,因此一些民警到了夏季就出现了畏难心理,疲于在闷热天气中辛苦工作,厌恶在雨中执勤,出现了疲惫、松懈心理,这对防控事故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交警部门要通过谈心教育、丰富警营活动、强化民警后勤保障等工作,引导民警充分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畏难、厌战等情绪,增强责任心、使命感,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不惧艰辛的优良传统,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全力抓好预防交通事故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3、加强路面监控管理,严防交通事故。一是扎实开展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路面巡查,科学安排警力,开展错时错位巡查,加大对夏季道路交通违法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积极下沉警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活动,各交警部门要根据辖区实际,集中警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有效预防交通事故。三是要强化夜间巡查,加大夜间道路交通违法查处力度,从严从重查处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4、规范事故现场处置,严防二次事故。为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各级交管部门要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机制和预案,每当事故发生后必须在事故现场迅速摆放警告标志和安全设施,连续设置移动警告标志和反光锥筒,并与中心现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便分流、断道和现场施救。还要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对需要采取封闭局部路段交通管制措施的,立即报告上级增援警力,实施有关社会联动和跨区域联动措施。
5、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文明意识。要逐步建立完善宣传教育机制,组织开展夏季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强化新闻媒体宣传,认真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联系,采取随警采访报道的方式进行宣传曝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同时,针对一些整治活动,要及时组织民警撰写新闻稿件,第一时间发稿,提高影响率。此外,要加强窗口单位的宣传,利用车管、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等部门进行适时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氛围。最后,要在广场、商店、主要街道路口、汽车站等人员聚集地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提高交通参与人的文明出行意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