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安经侦工作向派出所延伸的对策与思考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公安经侦部门的职能作用愈显重要。本人结合经侦工作实际,常常感到经侦部门与其他警种、派出所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合作,面临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侦基础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转换工作思路,加强经侦基础工作向派出所延伸,充分发挥派出所接触面广,消息灵通,预警机制灵敏等作用,更有力地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活动。笔者就如何抓好经侦工作向派出所延伸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一是案件高发,疲于应付。经侦部门在经济案件日益高发的形势下,“往年积案多、办案周期长、工作压力大”的局面长期存在,加之涉众型的大要案件时有发生,经侦部门往往陷入“边打边发、疲于应付”的窘境,难有足够精力投入对派出所的业务协作、指导。比如,今年以来,我中队就受理了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一起涉嫌合同诈骗案,发案时间长、涉及人员多、查处难度大,牵涉了大量警力精力,至今仍在查处中,强化对挂钩联系派出所的检查指导就成为一种奢望。
二是专业性强,缺乏重视。派出所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头绪多、杂事多、值班多,很难腾出精力投入经侦工作。在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下,办理经济案件没有办理普通刑事案件容易形成绩效,导致派出所民警容易产生“忽视、放弃”的倾向。本人在派出所工作期间,基本上未接触过经侦业务,对经侦工作了解得少之又少。
三是缺乏骨干,力量薄弱。经侦部门与派出所之间的人员流动少,很少有经侦业务骨干流向基层派出所工作,经侦部门抽调基层派出所民警参与经济案件侦办的机会少、时间短,基层派出所很难出现办理经济案件的能手,导致基层派出所一接报经济案件类警情,就告知当事人到经侦部门报案。
二、对策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派出所经侦警务室的作用。派出所要高度重视经侦警务室建设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经侦联络员,具体负责经侦警务室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派出所经侦警务室对于经济案件的受理范围,比如接处警、情报信息、经嫌调控、预防等工作职责,将经济案件受理范围、办理制度、责任落实等信息在宣传栏公示,实现基层经侦工作从源头上规范处置,确保基层派出所经侦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得住,有效解决经济类案件群众报案难的问题。
二是加强对派出所经侦警务室的业务指导。由于经侦业务专业性较强,派出所民警办理此类案件少,研究各项新的规定、解释不够,对经侦业务不熟悉,因此经侦部门要定期对派出所经侦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并形成常态化。着重讲解经济犯罪案件的种类、追诉标准及简单案件的侦查方法,经侦基础工作的内容、工作措施等应知应会的内容;可以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案例分析和经验介绍等形式,切实提高派出所预防和处置涉众型经济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把经嫌人员管控与实有人口管理相结合。派出所人口管理工作是对经济犯罪嫌疑人调控工作的全力支撑和有效促进,经侦警务室在辖区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经侦工作对象以及重点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实时表现及相关动向。对其中有经济犯罪嫌疑的人员应按重点人口和经嫌人员调控工作有关规定,及时列管、调查、控制,并报经侦部门备案。经侦部门也应主动加强与派出所的情报互通,注意收集派出所有关人口资料,进行甄别后判断是否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时,经侦部门民警要主动出击,将侦破工作中发现掌握的相关情况通报给派出所,做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确保派出所和经侦部门及时获取苗头性、动态性的情况信息,为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提供信息保障。
三、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经侦基础工作考核机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促进机制,定期不定期的对派出所经侦基础工作进行考核,做到大案必查,小案抽查,审核案卷材料,使派出所经侦工作能够做到案件定性准确,证据确凿完备,适用法律准确无误;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在派出所经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进行奖励,或者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培植一批经侦工作潜力较大的民警,调动其参与经侦工作的积极性,推动经侦基础业务工作的发展。对经侦基础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不认真负责、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相关规定倒查所在派出所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建立经侦人才选拔、调动机制。在经侦部门向其他部门选调民警、干部时,要优先考虑经侦警务室人员,通过将经侦警务室日常考核结果与突击考核结果相结合,综合经侦警务室民警的业务素质,确定选拔、调动人员,有效地提高经侦警务室民警从事经侦工作的积极性,让其在抓好基层经侦工作的同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
三是建立办案经费合理保障机制。查办经济案件周期长、跨度大、开支多,派出所的经费大多实行的是包干制度,经费相对紧张,这也是制约基层派出所查办经济案件的瓶颈。早在*年,中央就发布了补助地方侦办经济犯罪大要案办案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考虑到经济案件的办案成本较高,给予经侦部门的专门补助。因此,要想充分调动基层派出所办理经济案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在县(分)局层面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