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的调查思考(二)

    时间:2015年02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拥有青年也就拥有未来”。而青年民警是公安工作的未来,也是公安工作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近年来,随着公安工作的快速推进,公安队伍的发展壮大,青年民警所占公安民警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他们文化学历高、专业技术较强、思维活跃,有效改善了警队人员素质结构,为公安队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批优秀青年民警立足本职岗位,奋发有为,取得了骄人业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如何深刻把握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民警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对于抓好公安队伍建设、确保公安工作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现阶段青年民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对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工作对策。

        一、青年民警队伍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就*市局而言,现有民警总数***人,其中**岁以下的民警***人,占民警总数的**%;**岁以下的民警中,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相当数量的青年民警已成为各部门、各警种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为公安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思想单纯,立场坚定。青年民警思想比较单纯,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确保了其在日常工作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大多数同志都具有较坚定的政治立场且思想敏锐,发自内心向往和热爱公安事业。

        (二)自信心强,求知进取。青年民警有活力、有朝气,可塑性较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取意识强,希望通过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业务骨干,实现人生价值。

        (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青年民警具有青春活力,时代感较强,理解和接受事物较快,观念新颖,思维敏锐,乐于接受挑战,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能很快适应现代公安工作的要求,对新形势下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青年民警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青年民警无论是在打击违法犯罪,还是在各项公安服务管理工作中,都能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展示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但由于青年民警工作经验少、生活阅历浅,且绝大部分处在基层一线,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难免会有存在一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验欠缺,工作方法简单。青年民警由于年纪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加之又处在基层执法工作一线,在接处警、处理群众问题等方面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方式方法较为简单、随意,说话不注重策略,工作中不讲究技巧,在执法受阻或受到挑衅的情况下,出现用语不当等问题,经常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二)情绪多变,做事易情绪化。一些青年民警情绪较为冲动,缺乏自我约束力,工作中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如遇到加班,周末不能正常休息;遇到感情问题或者不能很好处理家庭、事业矛盾;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或者受到领导批评等情况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一遇挫折,往往就精神委靡,得过且过,甚至出现违纪违规苗头。

        (三)追求个性,不注重日常养成。青年民警中大都是“**后”,他们追求个性时尚、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但个别民警过多地追求自我,不愿意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各种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学守树”活动初期发现的违规青年民警存在的警便混穿、穿凉鞋等未按规定着装现象;着警服在公共场合抽烟等行为举止不规范现象;不修边幅等警容风纪不整洁等现象等等。

        (四)眼高手低,缺乏吃苦精神。有的青年民警对待工作往往存在“挑食”现象,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岗位就打不起精神,工作中拈轻怕重,眼高手低。面对枯燥、高强度的工作,求安逸、怕吃苦的心态随之而生,不注重学习钻研,缺乏吃苦的精神。

        三、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民警优缺点鲜明突出,可塑性极强。如何让我们的青年民警更好地成长进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严格队伍管理,强化素质培训。青年民警正处在精力最旺盛,学习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好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对青年民警管理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们公安队伍的发展,关系着公安工作的未来。一是坚持从严治警方针,狠抓日常养成。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严格管理就是充分爱护”这一实际,通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为警四戒”活动,特别是切实加强对青年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日常养成。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根据《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开展的“学守树”活动,用制度管理队伍,用标准和规范建设队伍,对违纪违规行为要做到防微杜渐,惩前毖后。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整体素质。青年民警的素质是影响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坚持不懈地以“战训合一、轮值轮训”等活动为载体,在青年民警的业务素质等方面加大经常性的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力度,认真分析青年民警缺什么,需要什么,针对这些缺陷,进行办班培训。进一步完善教育训练机制,将教育训练工作常态化,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组织的“传、帮、带”与个人的“学、练、干”相结合,全面提升民警特别是青年民警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技能专业,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

        (二)加强交流常沟通,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工作的灵魂,也是调动青年民警积极性的核心动力。深入青年民警中间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是及时掌握和了解青年民警思想动态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局限于会议、座谈中的交谈,应该尽量多样化,轻松化。应该适当的营造一些较为轻松的环境,如:业余时间组织青年文体活动、利用互联网QQ群互动等青年民警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交谈解答青年民警提出的问题,消除他们的疑虑,多给予青年民警关怀,多说暖人心的话,多做暖人心的事,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原则,认真查找民警心理问题的症结,在工作、思想等多个层面进行疏导化解,树立青年民警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一是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培养青年民警应急抗压的心理素质。根据青年民警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经常性的运用个别谈心、组织谈话、交心换心、换位思考等方式,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交流工作,引导其积极面对工作中因遇到困难所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使其对公安工作的高强度、高风险特点,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提高其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二是拓展警营文化,创造释放压力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警营文化的聚合力,定期组织开展演讲、摄影、书法、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活动等适合青年特点、突出公安特色的文体活动,吸引其积极参与,培养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工作之余紧张的身心得以休整和放松,达到陶冶生活情趣,舒缓工作压力的目的;三是做好民警心理干预,建立心理预警调节机制。根据青年民警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在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来所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的基础上,及时建立心理干预机制,确保执行公务期间,民警遇有因突发危急事件导致心理承受压力过大、造成心理受损后,及时得到专业心理辅导和矫治,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将心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先进典型引路,搭建成长平台。一是人适其事,确保青年民警获得职业归属感。以半年或一年为一个工作考察周期,根据青年民警在现岗位的综合表现,对不适合在本警种、本岗位继续任职的青年民警及时予以岗位调整,帮助其重新找准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力点,避免造成心理落差;三是位尽其人,建立并完善青年民警的培养使用机制。建立青年民警成长进步的跟踪观察机制和人才储备库,及时掌握其发展动态,对综合素质全面过硬,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民警大胆的交任务、提要求,通过“压担子”加以锤炼,为其搭建助长成才平台。三是选树典型,形成“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注重青年民警的培养和典型选树工作,有所侧重地挖掘和推广青年民警队伍中的“闪光点”,以同龄人的先进事迹影响和感召青年民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进而在青年民警之间自发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性竞争机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初探公安消防部队基层精细化管理
  • 下一篇:对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