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疏导在消防部队老兵复退工作中的应用
****年度老兵复转退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对于如何加强老兵复退前的思想稳定,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使老兵复退工作平稳、顺利、扎实有效地开展,本人结合近几年来退伍老兵的现状,从心理疏导在老兵复退思想教育中的运用方面,谈以下粗浅看法。
一、对面临退伍的战士开展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一)复退老兵当前的心理状况的需要。对于面临复退期间的战士来讲,毕竟与部队、战友朝夕相处了几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很痛苦的抉择,特别是随着复员时间的一天天临近,战士的心理活动也不断增多,情绪体验也更为深刻,留恋和不舍也就表现的更加突出;再者由于每位战士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认知水平不同,对个人实力和在部队努力发展方向的自我定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现象,就容易产生忧虑心理;还有诸如松懈、焦虑、忧虑、失衡等心理状态也随着出现,如果不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引导他们保持正常心态,就会影响他们对退伍后新生活的适应。 (二)心理疏导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新形势下,兵员成份和入伍动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复退老兵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而且往往是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转换,相互影响,仅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辅之以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老兵的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情况,能够把教育深入到官兵的内心世界,做到“心病用心药治”,解决深层次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开展心理疏导的意义。心理疏导不是万能的、唯一的,但它是教育引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官兵宣泄消极情绪,减轻或者解除精神压力,稳定情绪,使之能够以安静、正常的心理,理智的面对现实,积极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终就能够帮助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促进部队全面建设,预防可能引发的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产生,能阻止其行为导致的某些不良后果。 二、准确把握面临复退老兵的思想动态 (一)对离开部队后生活前途的思虑。在部队紧张有序的生活了几年,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命令与服从,习惯了部队的人际交往和处世。离开部队后,很多战士马上面临的就是工作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想回家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各自家庭的经济基础、社会关系、自己的文化素质等等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上肯定会有所差别。在部队上大家一律平等,同吃同住同训练,一旦到地方,三六九等就要划分出来。有的战士把这种差别当成动力,自己决心发愤图强、出人头地。有的战士则会把这种差别当成压力,怨天尤人、前途无望、自我封闭,丧失对今后生活的信心。 (二)工作训练上的止步不前。大多数老兵在退役前,能够保持过去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做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岗一分钟,干好三十秒”,但也有一部分老兵临退役前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松松劲、歇口气了。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认为自己该得到的得到了,再认真干已经没有必要;个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则可能认为自己就这样了,再干也是白搭。加上每到选退时期,也是部队年底收官阶段,基层部队管理的主要精力往往会因为年终总结和准备迎检工作而有所转移,在落实条令条例方面就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不严格的现象。 (三)对军营生活和战友的眷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就是这样。军营里虽苦犹乐的生活、充满刺激的训练,和雪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战友之间的并肩作战,这种生死与共,荣辱与共的感情让人难分难舍。这种留恋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总是沉湎于过去,也容易使人裹足不前,延缓对新环境的适应。 三、如何开展好复退老兵心理疏导工作 (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运用心理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孤军作战,必须广泛吸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要根据复退老兵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加强情感影响,增强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亲近感,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加强心理疏导,及时解除官兵的心理障碍,使之保持健康向上的工作斗志。加强与老兵的心理沟通,促成上下意志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老兵的心里,就是要把握他们的心理,因势利导,这样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要遵循老兵心理变化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手法,避免逆反情绪。有些带兵干部认为,耐心反复说教是增强管理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心理学证明,在缺乏新鲜信息刺激的条件下,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就会由兴奋转入抑制而形成超限抑制状态,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产生厌倦情绪和疲劳感。要避免这种逆反心理的出现,干部在教育引导时,要力避简单枯燥毫无新意的机械重复,切忌“假、大、空”。对此,干部要密切注意思想教育环境的变化,实行一种开放、系统、随机、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三)要坚持多项并举,保证心理疏导工作的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工作是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在老兵复退这样的敏感时期,要力所能及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老兵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离开组织之后仍然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从而也为他们回到家乡建功立业树立信心,也让其他官兵感受到组织的深厚情谊,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