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旁听“经济学”

    时间:2015年02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那个周末,旁听了一场“经济学”的课程。

        那个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他说:“这个世界上, 没有无缘无故的东西,比如会计计帐,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是经济的平衡,也是大自然的平衡。”

        想起几年前读过的一篇关于经济学的描述,经济学就是把“有限资源”做“最适当的安排”,以做到“最好的效果”。产生经济学的根源是因为稀少,因为欲望!所以有人把经济学形容为“忧郁的科学”。

        “朝如青丝暮成雪”乍起乍落的一朝一暮间又何尝真有少年和壮年之分?“急罚盏,夜阑灯灭”,匆匆如赴一场喧哗夜宴的人生,又岂有早走晚走的分别?因为稀少,因为欲望,所以有了争斗,有了谎言,有了厮杀……

        “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做最适当的安排?我们每个人握在手中的日子如果按照70年计算,也只有*个日子,这些日子里包含着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以及病着,痛着,老了无所作为的日子,包含着我们睡觉的时间,吃饭的时间,游戏的时间,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自主支配,身心愉悦,意气风发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想想,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做最合理的安排?听着这堂课,想想我们每天经历的欢笑悲喜欢,都是一种最无价的生命体验。这每一场的晚来风急,这生命里最无奈的苍凉,最繁华的感伤,最焦急的愤怒,最无序的一切一切,都是生命的一种恩赐,都是一种“资源”啊!

        这份平衡,

        这份有限,这份“经济学”的内涵,提醒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管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是高亢的还是低沉的,是风和日丽还是坎坷崎岖,每一份境遇我都要珍惜,因为“有限”,因为此去后便不再来……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年味在心中
  • 下一篇:朋友一生一起走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