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明镜台
母亲家客厅天花板上有盏漂亮的大吊灯,八朵花苞般的纯白磨砂小灯罩簇拥着一个满月形的大灯罩,组成一朵悠然绽放的花。小灯罩四周是简洁的波浪纹,很是赏心悦目。白天看来,这灯是美的,然而到了晚了,它的缺点就显现出来。由于灯罩开头朝上,即使灯全亮着,依然一派朦胧。在灯下看书、吃饭成了一大困扰。特别是冬夜,暗淡的光线总让人感觉到冷意丛生。
“换掉它吧。”我不喜欢阴郁的东西,它的光投到哪里,哪里都少了温暖和质感。母亲说:“怪漂亮的灯,装修时费了好大劲安上去的,扔掉可惜。不晓得灯罩能不能摘下来,要不你上去看看?”“这个,行不行啊?”我一向动手能力挺差,为着笨手笨脚没少挨父亲的批评,趁他不在家,尝试一下吧。
于是取来梯子,小心翼翼爬上去。呵,原来大灯罩上下两侧仅用螺丝和螺母固定的。虽然看上去很精致,其实旋开螺母就能把灯罩摘下来,可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莫非古人也如我这般在摘灯罩之后突发感慨?大灯罩摘下来,光线稍亮,客厅的家具、电器仿佛镀上了晨曦。这时发现八个小灯罩里有三盏灯是坏掉的,难怪它们明暗不均,象是朦胧的睡眼。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鼓作气把几盏灯统统取下,直接给大灯罩安一个节能灯,30W就足够把整个客厅照亮了。
解决了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也不知这灯是谁发明的,好看而不实用。开头向上的灯罩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落了一层细密的灰尘,也许还有蚊子飞虫的遗体,难怪光线那么差。于是我成了坐镇的将军,半倚着梯子指挥一老一小。母亲扶着梯子对我行注目礼并递抹布,女儿自告奋勇跑来跑去洗抹布。我一个灯罩一个灯罩地擦,直到它们呈现成纯白的本色,象出浴的少女,象初开的百合,亮晶晶的感觉真是好。这样爬上爬下,左三圈右三圈地围了吊灯做了几次圆周运动后,终于完成了它的整体清洁工作。不但灯亮了,那些原本看不出颜色的金属杆也变得金光闪闪,象是被谁施了魔法。女儿圆润的小脸蛋上,鼻尖蹭了一点灰尘,象是布娃娃里的小丑。母亲的白发、皱纹却也那么清晰了。
忽然想起,距离母亲那次手术,已经一年了。同样是冬夜,那时的我们多么忙乱和凄惶,怕手术失败,怕恢复不好,丢三落四,甚至进医院电梯总忘了按下楼层键而愤愤地诅咒电梯为什么坏掉停运了……哪有心情抬头看看客厅的吊灯亮不亮?人总是不满足的动物,风急浪高时踌躇满志,象勇士直面惨淡的人生。一旦松懈下来,总会派生出那么多琐碎的抱怨,象那盏灯,外表光鲜可人,却无法照亮自己和别人。心灵积聚了太多尘埃,却不去清理,一任它继续灰暗下去。那是我们想要的状态吗?
身若菩提,心如明镜。做不到空无一物不惹尘埃,那就时时拂拭清理尘埃。没有谁会不食人间烟火地走完一生,有些尘埃自己无力清理,就请朋友代劳吧。解语何妨片语时,兴许寥寥数语就能化解那些看似厚重的沉疴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