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感怀中秋节

    时间:2015年02月2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年一度佳节至,今岁中秋月更圆。

        从古至今,中秋节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习俗,比如吃月饼、祭月赏月、猜月谜、燃灯、舞火龙、玩兔儿爷、对对子、堆宝塔等。中秋节的习俗虽然很多,形式也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期盼团圆幸福,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作为能成为穿越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至今兴盛不衰,是因为它传唱的是人们世代相通的情感,它不仅以家庭为主体,而且以国家为载体,是一个融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于一体的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举国同庆。中秋节已经融入了所有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当熠熠闪动的光华照亮了闪动繁星的天空,我们沉浸在中秋节的怀抱中享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感念花好月圆之时,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到格外亲切而非同寻常:在经历了青海玉树特大地震以及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特大灾害之后,中秋节的底蕴、内涵、语境被充分地阐释与彰显,正是无数个“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才支撑起我们的“家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我们享受中秋节的诗意时,“家”的概念和认同,在这一天显得如此美好、如此重要。

        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华民族,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

        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在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在时刻面临特大自然灾害考验下,中华民族需要强大的民族自信作为支撑。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

        依靠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民俗文化传统是非常必要的。那是因为,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千年历史,经过不断的淘炼,累积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

        中秋节是具有浓郁的亲和力和强大的凝聚力的重要民俗节日,挖掘中秋文化的内涵,发扬中秋节日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炎黄子孙的民族热情和爱国情感,对于强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团结、大协作的优良文化传统,推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无疑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对团圆的庆祝和享受人类最普遍最朴素情感的快乐或向往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在这种优秀文化传统中感受中秋文化的内涵,感受民族文化的源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之成为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祈愿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兴旺强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战友 看看您脚上那双鞋
  • 下一篇:“淬炼”与“宽度”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