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网络以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和速度让其无处不在,对人的影响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基层部队青年官兵,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习惯。如何利用好网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
早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就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经过12年的发展,网络以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和速度让其无处不在,功能也从信息共享发展到了无所不能,而且对人的影响与日俱增,特别对当前基层部队青年官兵,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习惯。网络以其特殊的传播方式决定了网络所独有的虚拟性、共享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以及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实时交互,空间广阔等优势,我们只有自觉主动地应用才能保证抓住新机遇,用好新手段,占领新阵地。2012年6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军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消防部队如何利用好网络信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工干部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谈以下个人观点。
一、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政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当前在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当前我们网络硬件条件是否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就是从公安网的发展和现有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开展网络政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官兵需求度和接纳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开展网络政工的主要受众者基层官兵,是否能够接纳这种工作模式。这两点也是我们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条件。
从网络硬件条件来看,相对于解放军的军网建设来看,我们消防部队所使用的公安网虽然建设时间相对较晚,但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优势,现有公安网网络线路由联通公司提供,采用光纤通讯形式,与各基层单位组成VPN虚拟网,网络带宽达到了10M,满足了官兵通过公安网浏览网页、收听歌曲和观看视频的网速要求。根据《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中队干部人均配备可接入公安网电脑1台,战士至少3人配备可使用公安网电脑1台。这都为基层单位参与网络政工活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良好的硬件条件。
从受众对象基层官兵来看,青年官兵对网络的渴求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目前,青年官兵的主体是80后和90后,他们是伴随着网路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年官兵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近年对新入伍战士的调查来看,报纸、信件已经在他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了解新闻看新浪,发泄内心发微博,联系朋友上QQ,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官兵的生活方式,网络生活已经悄然成为这一代青年官兵生活的旋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青年官兵对信息网络的渴求,顺势而为,借势而上,顺从官兵现实需求。通过满足官兵的现实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改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模式,引导官兵通过网络这个寓教于乐的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潜移默化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应抓住的重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如何让其具有生命力能够成长壮大发展,确实能够成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应重点从平台的搭建、人才的培养、制度的保障入手来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搭建一个可靠的平台,让网络政工有演出的舞台。无论舞者的技艺如何精湛,都需要一个华丽的舞台衬托他的舞姿。网络政工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使用可靠的网络平台,建设好各级政工网,解决好平台设计与对象需求不太适应的问题,切实突出网络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发挥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将政工网搭建成一个高效简洁的信息发布平台、一个优质便捷的政治教育平台、一个旗帜鲜明的舆论引导平台、一个资源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一个全员参与的交流互动平台、一个客观真实的思想调查平台、一个健康向上的娱乐休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利用网络共享性特点,最大限度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利用网络交互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程度;最大限度利用网络平等性特点,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渠道。将官兵“喜不喜欢”作为平台建设效果的检验标准,抓住青年官兵对信息网络的渴求,满足官兵现实需求,将官兵牢牢的吸引在平台周围,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网络政工之中,达到台上精彩纷呈、台下观者如云的良好效果。
二是培养一批可用的骨干,让网络政工有称职的主角。要建设素质过硬的网络教育人才队伍,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阵容。网络作为分众化、平民化的舆论交流平台,是一个多种思想博弈的无形角力场。各级政治机关要将培养网络教育骨干队伍作为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提高政治干部“网络信息采集能力、网络宣传教育能力、网络学习组织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网络安全监管能力”五种能力,举办政治干部全员网络培训,着力建强政工、网络兼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努力培养一支在网络思想政治阵地上战无不胜的尖兵力量。新时期的政工干部也要主动借助网络媒体开展网络教育和舆论引导,不断提升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动仗,由千人一面、单向说教、注重灌输向灵活多样、平等互动、启发引导转变,促进电脑与人脑、讲台与平台、联网与联心的有机结合,实现部队、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政治工作新格局,
三是制定一套可行的制度,让网络政工有合适的剧本。要解决好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要求不太适应的问题。决策机关在制定网络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政治思想工作的鲜活性,在切实强化网络教育的规范性的同时,给网络政工留下拓展、升华的空间。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着力在明确职能、强化协作、全员参与、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形成机关合力、上下联动、依法管用的运行机制。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要对网络政治思想工作有正确的定位,明确网络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机关与基层抓落实的职责,在组织领导、分工协作、检查督导、技术保障、奖惩激励等不同方面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消防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把握的环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传统工作模式的网上延续和补充,在落实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把握好用网与管网相结合的环节。既要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监管避免发生“一机两用”、“网络泄密”等问题的发生,又要鼓励官兵用网、爱网,不能因噎废食,谈网色变。要抓好技术防范,对互联网与公安营网络线路实施物理隔绝,安装防火墙、绿坝等软件管理系统,防止有害信息流入的同时加强用网制度建设;层层签订安全上网责任书,制定《电脑学习室管理制度》和《互联网使用管理细则》,采取实名上网、定时上网、集中上网的手段,强化对上网人员和时间的控制。要确定专职的网络管理员,加强内网信息的更新、舆情的管控。要建立评比奖惩制度,将管网、用网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政治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表彰,确保网络政工有序有效展开。
二是把握好内网与外网相结合的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殊重要作用,努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融合与功能互补。公安网由我主导,高举旗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阵地;互联网虽然璞浊难辨,真伪并存,但视域宽阔,功能齐全。必须在建好用好部队本级政工网的同时,注重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使之与内网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形成整体合力。要引动官兵充分挖掘互联网先进思想文化教育资源,精心制作分类导航网页,让官兵一键就能进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军网等主流网站,先进思想文化和国内外新闻资讯尽收眼底。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即时互动功能,共教共育稳兵心。每逢节假日,组织官兵上网与父母亲友视频通话,诉说亲情友情,架设亲情直通桥。搞好互联网热点问题引导,明辨是非解疑惑,及时把可能影响官兵的网上热议话题作为教育课题,把思想引导做在前头。
三是把握好自主用与规定用相结合的环节。在网络政工推行之初,基层官兵可能会因为对新的网络平台不熟悉、不了解出现不愿用网的情况。在这个时期,各级政治机关要出台要求明确的用制度,规定官兵的用网时间和用网次数,让他们走进网络政工、了解网络政工、爱上网络政工。政治机关要切实把网络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步研究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评比。要依托开展特色活动有效带动,让官兵聚集在网络上、受益在活动中。这样,官兵们就会有最初的被动用网变为主动用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