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文明创建 >> 浏览公安
  •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铸造活力警营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公安基层所队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线民警执法艺术和身心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因势利导,化压力为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警营的活力,是基层所队急需做好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新港交巡警中队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着力提高全队综合素质,取得了很好成效,连续十余所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单位,并数次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结合新港中队的经验,笔者认为以文明创建铸活力警营应抓牢三个环节。

        一、以抓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

        文明创建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精神面貌、纪律作风、内务管理、职业道德等等,在众多的内容中,队伍素质意识是第一位的,因为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其战斗力。一是坚持提高队伍政治素质。只有政治坚定的人才会视奉献为快乐,视付出为收获。基层所队民警朝夕相处,感情融洽,所队领导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喊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在民警中树立良好形象和榜样效应。对队伍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认真对待,一抓到底,切忌“面子上过不去”、怕得罪人而疏于管理。二是坚持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利用开展岗位练兵有利契机,组织民警学法律学业务,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让民警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基层所队在组织业务学习时,要改变所队领导唱“独角戏”的状况,让民警谈学习体会,谈不同意见,通过思想的碰撞,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要注重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民警在工作中多思多学,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坚持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在社会转型期,影响民警思想的因素明显增多,基层所队领导要善于把握思想脉搏,见微知著,引导队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落实好民警思想问题预警预报制度和谈心家访制度,用制度保证思想工作的经常化,及时分析掌握民警思想动态,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通过细致观察,熟悉民警的基本情况、个人爱好,认真分析造成他们思想问题的因素,准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使民警的思想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妥善解决。

        二、以抓内务管理为突破点,提高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

        基层所队的内务情况最能反映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也是文明创建成果的直接体现,应以强化内务管理作为参加文明创建活动的切入点,以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内务管理的规范化。一是重细节。基层所队内务管理不足之处主要有时紧时松、小毛病较多。对此,应在严格执行内务管理制度上抓落实,所队领导要腾出精力抓内务,坚持日查周评,从细节入手,把问题点透,把要求说明,坚持常抓不懈,规范队伍日常养成,促进内务管理水平提高。二是亮特色。内务整洁,让人赏心悦目,这只是内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每个基层所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内务管理上要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通过不断努力,形成内务管理的特色品牌。新港中队充分放大警营文化作用,精心打造文化走廊、读书活动室等,在内务管理上赋予了更多人文气息,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学习型中队的氛围。三是齐管理。一个所队就是一个集体,只有每一个个体自觉地融入到集体的时候,所队才会产生集体的力量。内务管理涉及到中队的每一个人,不光是所队领导的事,否则内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就无从谈起。因而动员全队人员参与内务管理,管理才有基础。新港中队把内务的督促检查与每日值班警官制度结合起来,确保内务有人管,确保每个人都参与中队内务管理,激发了民警的管理热情。

        三、以纪律作风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文明创建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基层中队执法服务水平,不断让群众满意。公安机关是一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司法力量,准军事化管理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打造过硬的纪律作风尤为重要。一是不断提高执行《纪律条令》的自觉性。组织民警认真学习条令,掌握条令内容,时刻以条令对照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严明的纪律作风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纪律条令的理解。所队领导要带头坚守条令,树立条令意识,影响和带动队伍纪律作风的养成。二是经常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问题的积累会演变成大问题,经常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能帮助基层所队及时掌握队伍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足。自查自纠要着眼于查纪律、查作风、查执法、查思想,对存在的问题要逐一落实整改措施,以坚定民警的理想信念,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严守警务纪律,严谨工作作风。三是对违纪违规要严查责任。坚持“零容忍”导向,发现民警违反《纪律条令》的案件线索,要及时调查,严格按照纪律规定进行处理。对群众态度差的,要批评教育,帮助其认识错误。通过 “零容忍”导向,让民警知道,纪律条令是高压线,令行禁止是真道理。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文明执法,全面提升服务软实力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