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 提升公安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国运昌盛、文运必兴。从*大首次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站在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对公安机关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科学部署。对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履职尽责,切实增强全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推动公安文化与国家文化同发展、共繁荣。
一、以理念创新引领公安文化新境界。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它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还表现在它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更全面认识。对于公安机关而言,不仅要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长久、潜移默化的工作,必须有科学的理念作指引,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一是“内圣外王”理念。“内圣外王”之说出于《庄子》,但却是儒家的基本命题。运用到公安文化建设中,“内圣”,指公安文化建设的着眼点首先是要“眼睛向内”,坚持“内强素质”为本。即要通过加强民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型团队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等,提高民警综合文化素质。“外王”,指公安机关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应“眼睛向外”,放在“外塑形象”上,即通过规范执法、正面宣传以及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等,增强公安机关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展现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二是“顶天立地”理念。公安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一种,既要以弘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载体,又必须上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天时”,即“顶天”;同时还要下接所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地气”,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之中,即“立地”。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即警营和谐、警民和谐。三是“共通互融”理念。一方面,公安机关开展文化建设,要注意向较为成熟的企业文化、军事文化等其他领域学习,借鉴和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所处地区的文化建设,加强民警与社会各界民众的文化互动,实现文化成果警民共享,促进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让警察文化与社区文化融为一体。 二、以实践创新拓展公安文化新路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全面发展,这为公安机关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忠诚、进取、阳光、人本”的常州公安文化精神为指引,结合武进实际,构建“五大文化体系”,实现公安实践催生公安文化,公安文化反哺公安实践的良性循环。一是构建公安价值文化体系,增强文化核心力。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组织开展新一轮民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忠诚、进取、阳光、人本”常州公安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二是构建公安责任文化体系,增强文化执行力。严格实行问责机制,坚持真抓敢管、动真碰硬,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努力营造“人人有责、责无旁贷”责任文化体系,增强民警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使其不能为、不敢为,最大限度地确保队伍“零违规、零违纪、零违法”。三是构建公安品牌文化体系,增强文化感召力。注意发现、培育、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和品牌,力争培育1—2名国家级典型人物,发挥典型人物的感召作用。充分利用传统、网络两大媒体,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对外展示形象、对内激励队伍。开展全局范围的公安文化长廊建设,丰富民警文化生活、展示警队文化成果、浓厚警营文化氛围。四是构建公安竞争文化体系,增强文化驱动力。大力弘扬“事事争当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精神,通过建立完善考核评比、奖惩激励、督察检查机制,营造比学赶超、创新创优的竞争氛围。五是构建公安团队文化体系,增强文化凝聚力。加强和谐警营建设,大力落实竞争上岗、大病特困补助等帮助民警政治进步、事业发展、工作舒心、生活幸福的惠警措施,以“信任、公开、透明”的组织文化凝聚团队精神、培育集体荣誉感,使每一位民警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各项公安建设中,为集体目标而奋斗。 三、以机制创新推动公安文化驶入快车道。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更要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筑牢文化阵地,使文化成为公安机关的硬实力,保障各项公安工作的高效运行。一是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机制。着手建立公安文化人才库,全面掌握优秀公安文化人才的结构、分布、特长,为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培养、储备人才。发展公安文化“志愿军”,向热心公安工作的作家、书画家、摄影家等敞开大门,深入开展公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视角来体味、折射和宣传公安生活,展现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二是创新“文化阵地”建设机制。加强与媒体、文化、文艺单位的合作,开办公安文化文艺专栏、专版、专刊,组织专题文化和专题文艺活动,扩大公安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着力构建大众传媒与公安宣传阵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宣传网络,打造公安网络文化信息平台,开拓公安文化发展空间。三是创新“文化成果”转化机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策划选题,力争推出一批质量高、影响大、效果好的公安文化作品,并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大众传媒、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大力推介武进公安文化建设成果,展示武进公安“文化名片”。同时,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和保障,确保重大文化活动、重要文化阵地建设、公安文化精品创作的顺利开展,为公安文化建设和文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