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地炉子(二)

    时间:2015年03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家住在大山深处的山里人,家家都有一个地炉子,它是山里人冬季取暖的必备之物,说它是个物,但它只能设定在烤火房的具体位置。地炉子有两种,一种是烧柴火的,一种是烧煤炭的,两种各有特色,特别是老式烧柴火的那种,在烤火房正中,挖一个一米见方三、四十公分深的四方坑,把从山上砍回来的木柴不论粗细、长短均可放在里面烧,将木柴的一头放在地炉子中间,多放一些,约十来根,点燃烧火,一是取暖,二是做一些特定的饭菜。烤火时,周围坐满一圈的人,大家有说有笑,谈古论今,柴火燃烧时也发出欢笑的噼里啪啦声,应和着人们的说笑声,柴火烧一截座在靠近木柴一边的人将木柴向前送一截,有时在地炉子里烧一些洋芋或包谷,等到烧熟后边吃边说别有一番风味。柴火烧过后的木炭用一个废旧的坛子将火闭息,积攒多了可以背到县城贩卖。烤柴火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烤到全身上下都很暖和,有时柴火烧大了还将小腿烤的疼,有些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进入冬季后,在地炉子边烤火不到别处去,要烤一个冬季,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走出烤火房,小腿上都烤出了农村土话叫“火烧疤”,只要烤热或天气转暖这种“火烧疤”极痒,非要用手挠,越挠越痒,有时挠出血还不能止痒,要等到初夏时节“火烧疤”才会慢慢好起来。不好之处就是烟熏、灰大,有时木柴要是湿的,火不旺时,烟就很大,人在里面很熏人。只要一动火,柴灰就随着火焰热气上升在空中四处飘散,落在人们的头上和身上。有一句古话:“烟熏高人”说的就是烟向冒,人向下蹲就不那么熏人了。

        地炉子除了烤火外还要烧开水,做一些农家饭菜,特别是到了腊月间,家家户户都要杀过年猪,劳作一年的人们将猪宰杀后,将肉分割成每二匹肋骨宽的小块,将猪脚、猪头、用炒热的食盐、花椒面将每一块肉抹均匀放在一个大木盆内腌制数天等猪肉的血水都腌制出来后,再将每一块肉用棕树叶做成铆子穿起来,几条猪的肉包括猪头、猪肝、猪肠等都挂在地炉子上面的横木上,下面不断火的慢慢熏炕,这样熏出来的肉就是镇坪特色的腊肉,吃的时候取下一块用火一烧、洗净用吊锅(一种用生铁铸造的尖底铁锅,专门在地炉子上用)慢慢的炖出来,不放任何调味品那香味就别提有多么的诱人了,山里人有一句话:“三间茅草房,腊肉喷喷香”。肉煮熟后捞出一块在砧板上用刀切一块用手拿着吃,就是吃砧板子肉,嘴角的油往下流,别有一番风味。吊锅除了炖肉外还可以搅包谷糊糊、抄洋芋面面饭就着腊肉炒渣辣子、炒豆豉那个香啊比白米细面都好吃。可是到现在,山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成了统一规划的新村,原来的地炉子换成了烧煤取暖的铁炉子,沼气引进了农家,要想再过一把地炉子烧洋芋、炖腊肉、猪蹄子的生活那就难了。多回忆一下过去,生活就更有乐趣。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想像小时候那样过年(二)
  • 下一篇:植树节的由来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