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县级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警务实战化是公安工作规律的需要,是公安工作为民服务本色的需要,也是当前公安工作现状的需要,警务实战化重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实战化,或者说,以下三个方面真正体现实战化,当前公安工作的诸多误区就可以破解,一是要素配置要体现实战化,二是机制设计要体现实战化,三是政策倾斜要体现实战化,要素是基础,机制是关键,政策是保障,笔者重点就关键性的机制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机制就其功能而言是办法,就其特征而言是倒逼,干任何一项工作,仅凭“一腔热血”和“伟大理想”,没有一个科学、高效普遍适用的机制作保障,只能是不可持久的“一阵风”和“雷阵雨”,风过“草又起”,雨过“地皮湿”之后,原始生态依然如旧,各种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日积月累,最终影响能动性、阻碍生产力,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再现“假大空”、“大跃进”,因此,狠抓落实,狠抓执行力,谋求新发展,谋求新跨越,作为各级领导同志,首要的是要有“办法”,首当其冲的是抓好机制的顶层设计,机制顺了,民警就会感受公平、感到有盼头、有甜头、有奔头,干起来气就顺、心就齐;机制不顺,大家就会感到干得窝囊,感到不公平,干不到“点子”上,感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捣蛋一个样,对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危害极大。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盱眙县局先后出台了“两提两知”、“单月照、双月到”、“*+*”侦防一体制、“节点控控制法”等一系列机制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取向,理顺工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

        一、针对基础工作薄弱,社区工作“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创新开展社区民警“两提两知”竞赛活动

        公安工作目前面临三大基础需要加强,一是民意基础,二是警务基础,三是转型升级基础。这三大基础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三驾马车,这三大基础目前的现状是“叫好不叫座”,一方面顶层和基层非常关心重视,发表了许多讲话,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另一方面,在基层,由于警力少,经费少,上对下考核项目多,民警普遍沉不下去,下情不达上意,愿望和效果事与愿违。因此,我局在全局**名社区民警中开展以提户知人、提人知事为内容“两提两知”竞赛活动,这一活动的功能突出两个字,一是“逼”,二是“引”。“逼”就是通过竞赛活动,把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放到同一舞台上争,放到阳光下比,倒逼他们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引”就是把这一枯燥乏味的日常入户走访工作,通过活动赋予趣味性、回报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把广大民警引进万家门。

        我局规定对提户知人,提人知事的知识,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每次每个民警考****户左右的一个村,通过前两轮预赛进入前十名的选手参加决赛,决赛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公开进行,全局民警现场观赛,电视台全程录像,对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奖*****元,二等奖的选手各奖****元,三等奖的选手各奖****元,优胜奖的选手各奖****元,同时获奖选手所在的派出所所长给予一半捆绑奖励,对进入决赛的选手优先作为四星级民警申报,并每年从其中直接提拔**%的人,对每次竞赛中后三名的社区民警和所在地派出所所长全局通报批评,连续*次位列后三名的民警减扣绩效考核奖,并对其离岗培训*天。我认为,只有民警走下去,民意才能收上来,群众才能更熟悉我们,理解支持我们,才能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只有民警走下去,线索才能浮上来,打击破案才能有支撑,公安的主业才能根深叶茂;只有民警走下去,矛盾才能压下来,才能及时发现和化解群众纠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只有民警走下去,信息才能采上来,警务信息化转型升级才有源头活水,才能倒逼我们加快软件开发和平台建设。省厅公安简报、《人民公安报》等进行了刊载宣传。

        二、针对队伍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民警守规矩不严、作风拖拉的问题,创新开展“单月照、双月到”督察活动

        我局正视队伍纪律作风松懈、服务意识淡薄等顽症,推行“单月照、双月到”做法,即:逢单月由督察大队牵头,组成若干联合暗访组,携带摄像机、照相机,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随机暗访全局各个科所队室,将相关“照”到的问题在月底的全警大会上播放,当月作出处理决定。逢双月组织被“单月照”中曝光问题的单位负责人和民警,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集中观摩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包括*个被曝光的问题单位和*个暗访无问题的示范单位,现场开展测评打分,对大家公认的好单位进行通报表扬,用正面的人和事引导问题民警。

        截止目前,我局共制作*期暗访短片,发现整改内务管理、枪支管理、窗口服务、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执法办案等方面***个具体问题,对**名民警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相应计分等处理,对**个所队进行了通报表彰,通过机制的强力倒逼,取得了明显成效,内务管理明显规范,服务群众积极主动,公安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公安报》、新华网、省厅警务创新专栏网站等进行了刊载宣传。

        三、针对案件多发,打防“两张皮”的问题,建立“*+*”侦防一体化系

        破案打击是最主动、最积极有效的防范手段,大量的案件破不了,大量的作案人员游离在社会上,案件不可能防得住,这不仅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发案的规律。我不否认管防控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打防管控一体化的重要性,让它们能有更多的交集,形成真正的互融互动,产生更强的合力,变管为治,以打促防。

        本着这一观点和认识,我局创立了“*+*”侦防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通过考核发案,来倒逼破案,强化打击破案在防范领域的贡献度,将侦查部门的刑侦、网侦、技侦与管防控部门的治安、巡防、指挥中心、派出所一同纳入发案考核,同奖惩,同扣分,同问责,改变以往侦查部门只对破案感兴趣,只对破案后立功受奖有动机,而对发案多还是少不感兴趣,也不承担责任的这一机制弊端,从而倒逼侦查部门关注发案,增强他们的破案压力,更多地破案,更多地挖根清源、釜底抽薪,破解以往被动防,少数部门和民警防,越防越多的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月份,全县刑事案件发案与****年相比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为**.*%,与****年相比上升*.*%。

        四、针对派出所打击破案和基础防范“两张嘴”的问题,实施了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节点控制法”

        一直以来,公安机关从上到下,在派出所应该破案打处还是不应该破案打处问题上有两种声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认为,派出所距离发案现场近、人头熟、资源多,不参与破案打击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公安资源,而且不利于他们对本地区社会面的深层次了解和掌握,也不便于他们对重点人头的管控,因而应该参与破案打击,为了让他们真正重视破案打击,应该下达打处指标。有人则认为,派出所由于人少事多,为了让他们安心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应该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基础工作上,放在为老百姓服务上,不应该参与破案打击,或者只负责一些因果关系明确的小案件侦破,不应该给他们下达打处指标。应该说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是缘于不同的背景,站在不同阶段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上述问题,我的想法是统筹协调,两方兼顾,不论先干。因此,我局为进一步整合破案主体,增强破案合力,合理解决派出所民警打击破案与基层基础工作的矛盾,出台了派出所侦办刑事案件“节点控制法”,规定了派出所在侦办刑事案件中,尤其是涉及方面性、系列性、流窜犯罪、重大犯罪案件,只提供半成品,只对半成品的执法质量负责,对于应该受理的刑事案件,派出所必须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开展侦破,务必重视“黄金期”证据收集工作,经过前期初步侦查,一旦对刑事案件的第一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件统一移交县局案件管辖权对口的侦审部门,并在警务平台内进行流转移送,让派出所的警力从案件侦办中退出,用于从事社区警务和其他治安案件办理,案件的扩大深挖、抓捕同案犯、追赃取证、提捕移诉一律由专业部门负责。

        据分析,一串案件的侦办,从接处警到节点移交,派出所的执法量只占全部案件侦办执法量的**%左右,“节点控制法”解放了派出所刑事案件办理**%的警力资源,把派出所的警力从破案中解放出来,用于基层基础工作,同时明确界定某一项执法活动,哪些行为由派出所履行,哪些行为由专业部门履行,以制度规定的方式遏制“鞭打快牛”现象,以精确制导,切块包干、靶向疗法的新机制,破解派出所因人少事多产生执法的夹生饭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在执法的质量上求精,在繁琐的社区警务工作中求平衡,以机制创新促执法主体的内生动力,调动了民警精细执法、精致执法、精品执法的主客观能动性。

        我局以上几项工作的探索,虽然剑指机制创新,实质是“警务实战化”的具体实践,只有上下一心,全警行动起来的“实战化”,才能真正促进警务工作转型升级、群众认可。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分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二)
  • 下一篇:法治与和谐:警务机制的现代化(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