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目前县摩托车管理难点及治理对策刍议(三)

    时间:2015年03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几年来,随着*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县道路通车里程迅速延伸,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各种各样的车辆开始出现在马路上。摩托车以其轻便、快捷、低廉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千家万户,深受普通百姓的青睐,成为人们上路常用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近段时间,*交警大队严格按照市支队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指标,深入加强路面管理防控,在近几周开展的专项集中整顿工作中,严查酒后驾驶、超速超员、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辖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但是,经过这几天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还是存在一些失控漏管的地方,尤其是摩托车无牌无证、超速超员、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比较突出,深埋事故隐患,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今后基层交警大队工作的重点,作者在此试做简单说明。

        一、*县摩托车违法的种类

        我县摩托车违法的种类主要有:无证驾驶、无牌驾驶、酒后驾驶、不戴安全头盔驾驶或乘坐摩托车、驾驶未经检验的摩托车、超速行驶、超员超载、违法占道行驶、人货混装、闯红灯、逆向行驶等。

        二、*县摩托车违法的特点

        1、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民警管理有难度。无牌、无证、假牌、套牌摩托车、未经年检摩托车上路行驶、不戴安全头盔驾驶或乘坐摩托车等这类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无论是在农村乡镇地区道路上,还是城区主要干路上,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数量非常多。由于这类车辆的违法行为次数多且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大队民警实际操作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公共交通设施滞后,摩托车违法严重。因为我县公共交通工具数量比较少,发车班次也比较少,且大多在城乡通道路上和部分城区主干道上,所以人们出行不得不自己解决,于是摩托车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摩托车的违法现象严重。加上交通标志、标线、警示信号灯、电子警察等基础设施不健全,道路狭窄、等级级别低,摩托车驾驶人肆意妄为,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3、警力不足管理薄弱,摩托车违法肆虐。由于我县交警部门警力有限,乡镇农村地区中队警力小,管辖面积大,线路长,人口多,道路交通情况复杂,加之有的党委政府不够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公安交警部门孤军奋战,管理力量薄弱,措施落实不到位,致使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肆虐,摩托车驾驶人不把交警放在眼里,根据自己的意愿违规参与交通活动,违法肆虐。

        4、车辆安全系数较差,存在事故隐患多。据了解我县驾乘摩托车的人有很多是走亲访友、上班工作的人群,由于安全意识较差,很多摩托车日常保养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存在不检验情况,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加上无牌无证、酒后驾驶、驾乘报废或接近报废摩托车、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的突出,道路等级低、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摩托车事故隐患重重,使得我县摩托车事故比较多,群众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5、安全宣传教育欠佳,摩托车违法难治。其实,任何交通违法行为都是人做出来的,只要把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参与交通活动,那么交通违法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大队警力有限,加之各种安全保卫任务和专项集中整治工作的频繁开展,使得宣传教育工作跟不上步伐,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就无法得到提升,驾乘摩托车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就很难根治。

        三、摩托车违法存在的主要原因

        1、供求关系失衡。一是作为供方的客运单位,这些客运企业为了提高乘坐率,追求高额利润,常常采用减少客运车辆的数量、发车的密度等方式,使得群众无法及时乘坐客运车,群众开始自己解决出行问题。二是作为求方的人民群众,随着他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要求快捷、方便、及时的乘车出行,由于电动自行车续行能力差,常在途中断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就给摩托车提供了展示平台,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快捷方便、续行能力强、维修保护费用低的摩托车开始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2、安全意识淡薄。在我县很多群众都认为摩托车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没有像驾驶汽车那样引起足够的重视,驾乘摩托车存在随意性,加上他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知之甚少,交通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所以违法行为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大队安全宣传工作的开展,交通安全知识逐渐普及到每个角落,但还是存在一些群众,在驾驶摩托车时认为不需要守法,不带安全头盔,逆向行驶、闯红灯现象严重,埋藏重重事故隐患,极易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3、管理力度松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县基层中队担负着本辖区的交通事故现场维护工作,简易交通事故的调解、处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违法的查处,路面的巡查等多项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繁忙,使得我县摩托车的管理力度有些松懈,摩托车违法行为治理不到位,摩托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得到制止、纠正,部分群众侥幸心理存在,导致违法行为频繁发上演,交通事故频繁出现。

        四、治理摩托车违法行为举措

        1、优先发展客运事业。鉴于我县供求失衡的问题,为最大限度的适应广大乘客的出行需求,所以下一步要大力优先发展客运事业。一是通过大力增加农村乡镇和城区之间的客运,为人们进城返乡提供充足的运输工具,彻底改善我县城乡居民出行环境。二是通过规范客运市场,加强对客运单位的监督考评,延伸公交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交客运安全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以进一步挤压直至淘汰摩托车非法载客载货等交通违法行为生存的空间,减少摩托车违法行为的发生。

        2、逐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对摩托车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减少摩托车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涉及摩托车交通事故的重要措施。故大队执勤民警要在摩托车相对集中的地区和路段,分片包段的开展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要根据摩托车在时间上、地域上活动的特点,实行定点检查与巡逻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摩托车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查酒后驾驶、不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要始终坚持点线结合,增加巡逻密度,严厉处罚的原则,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的态势,彻底减少摩托车违法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3、强化安全宣传教育。一是要充分的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要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医疗单位等为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生动、形象、直观地宣传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酒后驾驶摩托车、超速、超载、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教育广大摩托车驾驶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的有关规定,文明参与道路交通活动。

        4、延伸车管服务触角。加强车管业务的服务延伸工作,是公安机关亲民、爱民、便民、利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车管部门做好机动车和驾驶证管理等业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大队车管所要本着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的原则,通过着力解决群众在摩托车上牌、考驾照上的实际困难,实行前移车管业务,推行车辆检验、摩托车上牌和摩托车驾驶人考试“下乡”服务活动,为偏远农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有效提高机动车辆的上牌率、检验率,减少报废车的上路,防止事故的发生。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高速交警如何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 下一篇:结合县城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浅谈如何治理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行为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