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交管部门警营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公安交警队伍形象、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警营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有益和积极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能够发挥凝聚功能和提高队伍向心力、战斗力,能够发挥教育功能和确保队伍政治坚定性,能够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和弘扬队伍正气,能够发挥调节功能和缓解民警压力。为认真践行“守护之神、服务之星、文化之魂”紫阳警察精神追求,体现“以文化人,文化育警”理念。紫阳大队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同时,牢固树立“公安文化是警力、是战斗力”和“文化育警”的理念。不断加强以文化育警、以文化塑警、以文化强警,积极在大队机关、各中队进行警营文化打造,营造和谐、健康有益和积极向上的交警文化氛围。大大提高了队伍向心力、战斗力,发挥了交警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确保了队伍的政治坚定性、先进性,发挥了舆论导向功能和弘扬队伍正气作用,也正是深厚的文化力量为大队各项工作长期保持先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笔者借此就如何做好基层大队警营文化建设,促进交警队伍科学发展,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警营文化的核心内涵 警营文化,是带有警察独特风格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工作理念、文化环境等综合体现。警营文化即警察文化,它的提出和定位,从根本上说是警察队伍走向人文管理的深化。它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教育人为基本原则,主张通过必要的组织、规章制度等手段对人实行硬性的管理外,同时更要采取启发、诱导、对话与示范等方法对人进行软性管理,以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民警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增强警察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先进的警察文化归根到底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陶冶和影响警察的修养和素质,促进警察的全面发展,并且为达到这个目的创建一个适宜的氛围。奉献、学习、智慧、勇敢、牺牲,这里所蕴涵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行为特征、价值观念、心理特征,是只有警察这个行业所特有的,是先进警察文化的主流。作为公安文化核心的警察精神,是警察群体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警察特色的共同意识,它是警察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公安队伍的灵魂所在,对民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导力。 二、构建警营文化的重要作用 公安交警队伍是一支执法的纪律部队,应有自己特色的公安文化,以激励队伍,忠诚党的事业。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娱乐民警身心,陶冶个人的思想情操,更是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素质,加强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构建警营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队伍的形象。警营文化作为积极、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内在的影响民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民警的思想、行动、能够塑造民警的健康人格和高尚信念,激发民警斗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作用就是滋养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蕴含先进文化思想的文化生活,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潜移默化之中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公安文化的核心是民警的价值观,它以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强烈的文化舆论氛围,使民警产生一种自我心理约束和自我行为控制,从而使精神变物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良好的队伍形象,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安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公安交警队伍内体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民警的战斗力,增强亲和力,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与社会舆论形成良性互动,打造人民警察爱人民的“民本”形象。 (二)有利于缓解民警的工作压力。警察每天干着最危险的工作,是身体和精神高负荷的职业。尤其是基层民警,不仅要担负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接处警、巡逻管理服务等日常的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工作,特别是像紫阳这样的大县,还要承担大量的警卫工作,临时性工作,民警的精力严重透支;其二,心理压力大,如今的执法环境差,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时常无故受到群众的谩骂或不理解,给民警的心理以极大的伤害,再加上民警工作稍有差错,轻辄批评教育,重辄处分、辞退、开除,使民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极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构建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培养民警文化情趣,娱乐民警业余生活,是释放紧张、疲劳的最好方式。能够让民警在工作之余轻松消谴、愉悦舒畅、消除疲劳、焕发精神。 (三)有利于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警营文化建设对树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密切警民关系的有效形式。交警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应当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特别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警民文化共建活动,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公安文学作品,展现公安民警的风采,促进警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 三、加强基层交管部门警营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警营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警营文化工作是新时期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向文化要警力”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的共识。交管部门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落后观念习俗,应做到“三个克服”。一是克服“文化工作只要能继承传统文化就行了,用不着增加科技含量”的片面认识,确立既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积极适应时代潮流开拓创新的观念,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在活动方式和手段上大胆革新,建设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警营文化;二是克服“文化工作不是中心工作,科技含量增多增少无碍轻重”的模糊认识,确立既要把文化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又要与其它工作一起“整体上、全面上”协调发展的观念,通过统一规划,精心布置,确保文化设施完善配套特色鲜明;三是克服“文化工作只要能把大家组织起来搞活动娱乐就行了,用不着学习其它知识”的错误认识,确立既要满足民警求乐求趣的需求,又要为民警的成长负责,把娱乐与求知结合起来,让民警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素质,构建高效益的文化格局。 (二)不断创新警营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正确处理好警营文化建设中创新形式与丰富内容的关系,结合实际通过安排随岗练兵的即兴文体活动、益智文体活动等形式随时随地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文体活动,而不是一定要集中在节假日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才做。充分发挥干部的组织引导作用,提倡自编自演、民警同乐、同台竞技等,内容应充分结合现代警营生活,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寓教于乐、寓乐于教。通过丰富的贴近民警生活的文化活动提高民警参与的兴趣,把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真正使民警在工作之余轻松消遣、愉悦舒畅、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具体可以运用以下形式:一是开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文艺欣赏、旅游踏青等广大民警闻乐见、轻松休闲的文化活动。使民警从中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在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突出、有教育意义的竞赛活动,积极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活跃警营气氛,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篮球赛等等,激发民警的参与热情和团队精神。三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依托局域网优势,在网上开辟民警论坛、心理咨询、法律互助等栏目,集思广益,了解民警的思想动态,解决民警生活中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四是积极鼓励民警参加电脑培训班、普通话培训班等学习班,力促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加大投入,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增加科技含量。警营文化要想开展得有声有色,经费投入是一个关键因素。要不断提高警营文化的科技含量,在设施、器材和环境建设上增加投入,把现代化技术融入警营环境的布置和设计之中,使警营充满蓬勃向上的现代气息。 (四)建立警民互动平台。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是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在开展警营文化工作时,力求做到内外结合,警民互动,让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分享警营文化的成果和强大魅力,使警营文化向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迈进,促进警营文化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听取群众的心声,发现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二是积极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通过图片展览、展示执勤执法装备、岗位体验等形式,与群众互动。三是主动和相关单位开展联谊活动,促进行业间的了解和协作。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弱济贫,广泛开展走访慰问、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为社会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五是加强宣传,扩大警营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围绕警营文化建设,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开辟警察宣传阵地,唱响警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使警营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使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多种载体不断深化,从而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使队伍始终不渝地沿着正规化的方向前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白了交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开展队伍文化创建活动,培养民警强健的身体素质和成熟的心理素质,给警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切实提高交警队伍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