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现有警力的单兵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目前私家车已悄然进入普通百姓家,人们出行基本上都是以车代步,机动车辆数目的的增长、公路里程的延长、交通参与者的增加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国人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交警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身权益越来越重视,对民警的执法越来越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一些民警为民服务意识淡薄、执法不规范,甚至是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执法犯法,这些行为不但引发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不满,大大损害了交警形象,更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施,降低了执法的效能。在新形势下我们交警部门应积极认清形势,全方位提高单兵素质,打造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德才兼备的交警队伍方能更好的维护好道路交通秩序,方能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面我就如何提高现有警力的单兵素质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抓紧抓好每年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练兵活动。
各级交警部门要每年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制定《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全方位落实培训措施,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培训活动。
一是加强业务素质和法律法规理论训练。组织民警深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道路值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机动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等基本法律法规,及时掌握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责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的学习,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切实增强民警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忧患意识。广泛开展廉政教育、从警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养成教育,培养优良警风,树立良好形象。
二是加强体能素质和警务技能训练。一个合格的民警必须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和熟练的警务擒拿技能,这是一项本领也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方式。警务技能训练要结合公安部《公安民警大练兵考核科目》的要求,以《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为主要培训内容,重点学习警务战术基础动作、犯罪嫌疑人盘查、嫌疑车辆查控、犯罪嫌疑人抓捕等警务战术训练科目;体能素质训练要按照公安部《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要求,围绕提高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重点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100米跑、10米×4往返跑、1000米跑等专项体能训练。并根据不同岗位、性别、年龄民警的实际情况,有区别、有重点地进行,努力增强民警的体能素质。
三是加强科技和特殊技能的训练。科技强警是提高单兵乃至整体作战能力的一个持久不变的关键。让科技助力,犹如如虎添翼。所以,我们要认真组织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驾驶技能、外语会话等特殊技能的培训,并将培训与日常民警的考核相挂钩,以保证学习的效果,真正使民警掌握驾驶员(机动车)违章查询、网上追逃查询、盗抢车辆查询、驾驶证(行驶证)真伪甄别、酒精仪测速仪等先进设备的使用等专项技能,以科技的效益代替警力的效益,使警力从复杂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单兵作战潜能,有助于队伍整体素质的揭升。练兵活动要根据部门的工作实际,要从基层民警最客易掌握或最薄弱的地方入手,采取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使民警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民警的单兵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二、抓好民警日常养成教育,关心民警的身心健康。
各级交警部门要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警营环境,使练兵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是营造学习氛围。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警队必然是一个学习型警队。因此必须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个民警自觉学习,用知识完善自己、武装自己,并学以致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力促进民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是营造怡情氛围。要通过适时开展形势多样、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地为民警排除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并使其转化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再进一步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比如:歌咏比赛、羽毛球、篮球等球类活动,丰富民警的业余生活,改善“枯燥”的练兵形式。
三是营造家庭氛围。目前,民警的生活、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要通过营造家庭式关爱氛围,排除民警的后顾之忧,让民警放下包袱、放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要购买相关的心理书籍或定期聘请专职心理医生,帮助民警解心结,调情绪,舒缓工作压力;要建立民警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倾听民警的呼声,及时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变化,为困难民警解决实际问题;要定期组织民警体检,保证民警的身体健康,适时组织民警外出学习,既放松身体、缓解压力,也能学习到外地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做到取长补短。
三、抓紧抓好考核监督制度,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学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发挥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所以,各级交警部门要通过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实质性的表彰奖励,对于不达标的采取一定的扣罚措施,以此激发民警的工作动力,以规法执法程序、树立执法形象、改进执法态度作为准则,针对路面执勤执法、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执法问题入手,分析研究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准对策,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执法制度和执法规范,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同时,特别注重总结和归纳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完善执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制员和执法监督制度,把平和、理性、文明的执法新理念贯穿到执法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到每一名交警的常态管理工作中。要强化监督职能,严格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在内部监督上,通过完善勤务检查制度、值日警官制度、法制员制度等强化民警执法日常监督,如发现不规范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将按照执法责任制有关规定,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社会监督渠道上,通过深化警务公开、深化警营开放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民警素质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来加以保障。要按照公安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总要求,立足基层,贴近实战,以提高基层民警基本素质为重点,扎实开展学习和苦练基本功活动,切实提高全局民警的政治、业务、技能和体能素质,掌握胜任职责所必需的本领,才能最大效益地发挥出个人潜力,激发出巨大的工作动力,以超强的个人素质,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