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市井印象

    时间:2015年04月0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市井”一词有三层含义,1、买卖商品的场所 2、街市3、商贾。似乎跟我理解的都不同。想想,市井生活应是一种原生态的栖居吧。象按动遥控器一样,抛开身外之物,轻松切换出世与入世的频道。游走在万花丛中,不沾片叶。自自然然,清清爽爽,那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生活,植根于现实土壤,所以生命力顽强。就象柳三变微醉之后秀口吐出的宋词,乡音俚语自有动人之处。

        农历四月、十月是传统的庙会。这两个月的十一到十六,街市上会一下子热闹起来。虽然早已不去集市购物,还是喜欢到人流熙攘的集贸市场四处看看,看花花绿绿的衣服,看一簇一簇的氢气球,看走累的人停在卖烧饼面条水饺饸絡的小摊吃饭,看买卖双方就价格据理力争,看孩子们去玩小飞机、蹦蹦床、转动木马。也有四处散发广告的,如剪径大盗一样从人群冒出来,塞给你一张花花绿绿的海报。

        耳朵也别闲着,这个时段不适合调素琴,阅金经。就在喧嚣的声浪中捕捉几缕感兴趣的声音。马戏团的大棚已然撑开,有人在招揽生意,棚外音响震耳欲聋。这些跑江湖的人已适应风餐露宿的生活。四月庙还好,十月庙,常见他们买了比较便宜的大白菜,在棚外的空地支起锅来做饭。天寒雪落,就那样吃下去。有时候见棚外晾晒着小孩衣服,想那也是父母捧在掌心的宝贝,却无奈随之辗转南北,不觉动容。

        日子就这样,没有绝对的公平。若琐屑中寻不到一些乐趣自娱,真是无法坚持。街上也常见三马车一路呼啸而来,那多是油漆工、粉刷匠、补漏房顶、通下水道、做雨阳棚的,三马车擦身而过,常洒下各种风格各异的歌声,今天见了一个,放的歌是“心连心,手挽手,向着明天走,真心真意爱不够,咱们大中华。”大概宋祖英是他喜欢的歌手吧。热烈的旋律从破旧的三马车飘出,没有不合时宜,倒有微酸的感动。

        市井之红白喜事,也是一景。白事街上行走的亲友乡邻手提纸克,拿花圈白布二踢脚浩荡而来。女人们进门要哭一场,多是带着韵的音调。灵堂主事的一声“孝子谢”,里面的孝子就跪地呜咽。红事更热闹些。因是红事,提前两天就开始煮面条、熬大锅菜请乡亲朋友来吃。再有巧手的嫂子大妈帮忙挽了红绸绣球挂起来,剪了大红喜字贴起来,结婚头天下午最为壮观。女人们拿着菜刀、案板直奔主家,数十人一字排开叮叮当当剁白菜和葱姜蒜等物,准备包饺子原料。包饺子时换了擀面杖三五成群而来。嘻嘻哈哈手脚利落边干活边说着街头巷尾听来的趣事,不时传出朗朗笑声。除去职高位重之家,红白事最能看出一户人家在村里的人缘和地位。主家也以络绎不绝之客为乐。

        生于斯,长于斯,市井大约是城乡结合部的代名词吧。婆婆常说:“有福之人,生于大方之地。”也就是说,有福气的人,会生活在钟灵毓秀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城市。而我,倒没那么多感慨。出门在外,再好的山水给人也是客居的感觉。那就是俗语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吧。

        梧桐淡紫色的喇叭花纷纷凋谢,槐花一嘟噜一串开得正好,一树白茫茫晃着人的眼睛。梧桐花和槐花都是甜甜的香,槐花要比梧桐馥郁许多。即使不看,也能嗅出来。花开得真多,真好。小公园里紫鸢尾、红芍药、木槿和榆叶梅都开了。还有种小黄花叫不上名字,一小簇一小簇很精神。红不见扑簌坠地,绿却茂盛低迷。才多少天,街上仿佛飘着大朵大朵绿云,地上也铺着一层绿毯,鲜艳的花开在哪里都是好的。这样的日子也好,好的让人想变成一只蜜蜂,快乐地在花间飞翔,不求目的,不问意义。

        让大隐于朝,小隐于野的人嘲弄吧。隐于市井自有乐趣。不信看白乐天的《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鹊踏枝 七一
  • 下一篇:祖国在我心中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