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公安机关始终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来抓,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了传播手段新颖化、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廉政文化建设新格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廉政从警氛围和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
一、围绕普及性,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
针对公安系统警种面广、队伍量大的特点,*市公安机关首先从廉政教育入手,在覆盖面上下功夫,力争把全体民警都纳入廉政教育的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每一名民警每年至少受一次教育、得一次警示。一是廉政文化建设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近年来,*市公安机关基本上每年都要举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公安廉政教育文化,先后开展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教育、反特权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严管严抓队伍”、“在警营建功、为党旗添彩”、“大走访”开门评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廉政思想根植于民警心中,并落实到管理服务中。市局主页专设表扬台、纪检监察网开辟“先锋颂”专栏、政治部网页设置先进人物事迹栏,宣扬民警秉公执法、拒礼拒贿事迹。还主动发掘、宣扬公安机关的勤廉典型,在主页和视频点播等栏目,刊载市局编印先进人物事迹,发挥示范教育作用,引导广大民警拒腐兴廉,弘扬正气。二是廉政文化建设与反面教育警示相结合。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警示类教育作为增强广大民警遵纪守法意识的重要举措。组织全体民警观看系列廉政警示教育片,制作《敬业清廉,警钟常鸣》、《违反“五条禁令”》、《预防职务犯罪》警示片,编发《公安民警渎职侵权犯罪典型案例选编》,每季分析通报《*市民警违法违纪案例和信访投诉情况》;坚持市局每月、县分局每半月、基层所队每周队伍廉情分析研判制度,通报队伍廉情状况,让民警对照反思,自警自省,汲取教训。各地各部门、基层所队也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专题讨论等形式,扎实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民警遵纪守法、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各级公安纪委监察部门积极开展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和广大民警规范执法、廉洁从警的自觉性。三是廉政文化建设与警校教育培训相结合。根据*市民警基本上每年都要到警校轮训一次的情况,市局纪委会同警校将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培训民警的一项必修的特色课程,还特意将此课从原来的期中提前并固定为“第一堂课”,开班必讲。课上组织公安廉政宣誓,填写廉政登记表和承诺书,“木鱼先敲”。在培训期间,学校见缝插针地利用晚自习时间,为受训民警播放反腐倡廉内容的电教片并组织相关专题的讨论活动,并在学校设立廉政图书专架、廉政宣传专栏、组织“廉石”征文,警钟长鸣。各县级公安机关也积极依托各地培训基地,在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培训民警和辅警的廉政教育。
二、围绕多元性,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亮度
针对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传媒信息迅捷便利、民警队伍思想活跃的现状,*市各级公安机关从多元化建设入手,着力在亮点和新颖上下功夫,采取形式多样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大力开展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增加吸引力。一是依托传统方式出亮点。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公安文化建设成果,在举办书法、诗词、绘画、演讲、摄影、歌曲等文化活动时,把廉政文化活动纳入其中,近年来相继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民警才艺展示、唱廉政歌曲、演廉政小品、读廉政书籍、廉政灯谜竞猜和书画作品征集、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廉洁从警格言警句创作等一系列廉政文化活动,各种倡廉颂廉文化产品百花齐放,亮点频出。市局纪委、吴江市局纪委组织创作的“*弹词开篇《纪律条令牢记心》”两个廉政文化作品在公安部廉政宣传活动作品大赛中获奖;市局邀请*动漫协会设计制作了《纪律条令》动漫画册,与省厅纪委一同创作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连环画,昆山市局专门制作了《纪律条令》漫画宣传册,发至公安民警人手一册,得到了部、厅、市领导的批示肯定。二是依托信息技术出亮点。市局充分利用公安信息网络四级全覆盖的优势,借助信息科技的手段,将廉政文化移植、嫁接,不断创新并拓展、发挥。市局纪委升级和改造纪检监察工作网站,精心编制清廉文化长廊、廉政视频等多个栏目,并在信通部门支持下制作了公安廉政屏保程序,开办网上廉政考试系统,加强网上廉政文化引导,扩大影响力。2009年开始创编具有*公安特色的《姑苏警苑清风》廉政电子杂志,每季一期,上网供民警下载学习;在*市政府部门中首创《姑苏警苑手机报》,每月编发宣传公安廉政文化动态等,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全局所有民警发送;同时,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微博)等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公安机关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情况,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外界影响力。三是依托基地示范出亮点。通过建设廉政教育基地、争创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示范单位等活动,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市局依托警察博物馆建立廉政教育基地,昆山市局看守所建成公安系统第一家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市局机关、昆山市局、张家港市局、金阊交巡警大队等多家单位被列为市级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平江观前派出所、吴中南区派出所红庄警务站被省纠风办评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示范单位;各警种、各部门也利用内部的图书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处所,建设廉政教育“微基地”,建立廉政文化长廊、廉政公益广告走廊,设立“廉政书架”、“廉政文化墙”。据统计,仅市局机关就设有廉政宣传橱窗*余处,黑板报*余块,书画陈列室、书画墙*个(面),廉政格言墙15面,公安廉政宣言卡片*余张,廉政问责谈话室12间。
三、围绕实效性,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度
为进一步使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更具实效性,*市公安机关以民警息息相关的社会、单位、家庭为切入口,将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到民警工作、生活、休闲的各个环节,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将廉政文化深印脑海。一是廉政文化融入中心任务和日常执法。借助市局创意警务活动,一方面调动广大民警共同为廉政文化建设凝智聚力;另一方面以创意警务引导民警将精力智力用于工作,有效地引导了民警八小时外的活动。利用每月全警召开警民警营恳谈的机会,将廉政内容贯穿其中,适时开展风险评估,查摆队伍问题,听取社会各界对执法队伍的反映,及时纠正队伍中的苗头性问题。为倡导树立良好警风,公正文明执法,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市局专门制作了万余张“五条禁令”、领导干部五个严禁、省厅“六个严禁”提示卡,发放给全体民警,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级公安机关以窗口单位规范化、正规化、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严格警容风纪,规范服务用语,并通过上墙、上网、电子触摸屏、便民手册等形式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推动廉政文化进窗口、进岗位。二是廉政文化融入重点单位和热点岗位。针对公安机关交巡警、治安、消防、户政、禁毒等服务群众的权力部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岗位等重点,结合各自警种、岗位的特点及业务领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与腐朽文化针锋相对,以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重点单位、热点岗位及民警的思想阵地,以针对性确保其实效性。同时,重点推进直面群众的各基层所队的廉政文化建设,鼓励基层设立廉政图书室、加强廉政格言、警示墙、勤廉先进展示栏、所(队)史馆等,推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调动民警参与热情,充分展示民警才艺,唱廉歌、读廉书、猜廉谜。三是廉政文化融入单位监管和家庭监督。市局纪委会同指挥中心,不定期地向全体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传递手机廉政短信,教育提醒民警防微杜渐、廉洁从警。积极组织民警参加各种文体、亲子、联谊活动,丰富民警文化娱乐生活,提高个人情趣和素养,在平等、宽松、自由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发挥同事情、家属情、朋友情的感召力,强化民警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廉洁从警的意识,促使民警将勤政廉政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强烈要求,保证队伍健康发展。引入家庭助廉,向民警家属发《廉政倡议书》,充分发挥民警家属“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作用,一些基层单位相继探索成立民警家属委员会或与民警家属建立QQ群,建成民警家属手机短信群,八小时以外及时发布通报民警的工作情况,会同家庭共同督促民警廉洁奉公、勤勉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