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守国门
**岁的*,是*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从警以来,她热心为民服务,先后*次被县、市公安机关嘉奖,近两年分别被*县政府和*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作风建设先进个人、出入境业务标兵。
该管的不该管的她都爱“揽” 有人说她会“揽事”,该让群众自己跑的她帮着跑,该让群众自己补的材料她帮着补,看到无助的群众她总是竭尽全力帮忙解决。*说:出入境是公安机关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不能仅停留于办证发证,还要通过这一平台向广大群众展示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岁的台胞*与侄儿住在*镇,去年夏天,他的台胞证已经到期,需要换证。按照面见申请人的原则,必须由本人到场方能办理相关手续,但老人由于不小心摔倒受伤,行动不便。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和同事冒着酷暑赶到老人家中,填写相关表格,拍摄证件照。老人冲着*竖起大拇指:“家乡的警官办事真周到,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多心眼”帮群众识破骗局 在办理出入境手续时,*总是要多一个心眼儿,仔细询问申请人出国的目的,介绍目的地的人情风俗和涉外法律。她还主动与县内几家具有出国劳务资质的中介机构联系,定期上门举办出国务工人员行前教育,用鲜活的案例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受到出国劳务者的欢迎。 今年初,袁庄镇有**多名村民来到出入境窗口办理去蒙古国的签证。由于是一批人集中办理,*格外关注,“你们是出国旅游,还是出国劳务?是由哪家中介机构介绍的?到哪家建筑公司打工?准备办什么签证?”一连串的提问,把这些村民问住了,他们只知道中介公司让他们来办签证,其它一概不知,显然是受到黑中介的欺骗。*联想到去年该县十多名村民非法赴蒙古务工,到达蒙古不到一周即遭到遣返,不仅没挣到一分钱,反而倒贴了路费和中介费的事,更加警惕,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说给村民们听,但仍有人不相信,“去年我们村里就有人去蒙古打工了,他们不是好好的吗?你就帮我们办一下吧。”“不是我不帮你们办,出国的事非同小可,不能草率行事。我还是希望你们回去再咨询一下,将具体情况弄清楚后,我再帮你们办。”将信将疑的十多人回去之后,再也没有来办签证。不久,其中一名村民陪亲戚来出入境窗口办理签证时,看到*,动情地说:“多谢任警官,多亏你提醒,不然我们损失就大了。介绍我们外工的那家中介真的是家黑中介,已被端掉了。” “出入境妈妈”“热心肠” *县公安局出入境窗口和逸夫学校结对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和同事们一起赶到学校,给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和孩子们一起打球、娱乐,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出入境妈妈”。****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正读初三的孤儿小燕十岁时爸爸去世,两年后,妈妈又意外坠河身亡,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这个孩子一定要帮!”第二天,她就来到孩子就读的学校,送去第一笔助学金,从此开始了她的爱心助学道路。五年中,她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休息日,踩着乡村泥泞的小路,带着衣服、书籍和生活用品,来到这个贫苦孩子的家,嘘寒问暖;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徘徊在孩子就读的校园,只等孩子下了晚自修看一眼,鞭策鼓励。五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亭亭少女,并迈入了*大学的大门。站到*跟前小燕动情地说:“怡姐,是你给了我爱,也让我懂得了爱的真谛,这份善良之情我会铭记心中,并传递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