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管理 >> 经济侦查 >> 浏览公安
  •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打防侵财犯罪的思考

    时间:2015年04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发案数量高位运行,特别是“两抢一盗”等侵财型案件发案突出,成为影响当前社会治安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虽然各级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平稳,但无法从根本上压降和减少发案,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普遍不高。及时破解多发性侵财犯罪打防难题,已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对此,笔者结合应城实际,就打击侵财犯罪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我市侵财犯罪特征分析

        近年来,侵财型犯罪在我市刑事发案中占据主导地位,一直左右着刑事案件的升降,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据统计,****—****年,我市侵财型犯罪案件以年均*%的比例上升,且占全市刑事发案总数的**%以上。综合分析近年来侵财犯罪特点,主要表现为:

        *、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呈现智能化、现代化特点。随着社会发展,人财物流动不断加大,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对讲机、电脑、高档轿车等现代交通、通讯工具,大范围流窜作案的情况不断增多,液压断线钳、微型切割机等特殊工具和技术开锁、智能解码等一些较先进的技术也更多地被用于侵财型犯罪。

        *、作案时间空间不定,呈现全域化、全天化特点。从发案区域看,犯罪地点的选择不确定性强,各个区域均有发案,特别是以城区繁华中心以及城乡结合部等路网通达、人财物流动性大的区域和部位较为突出。从发案时段看,嫌疑人作案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晴天、雨天和季节变化,各个时段均有发案,但是不同的犯罪类型有相对固定的发案时间段,如街面抢夺、诈骗案件以白天居多,攀爬入室盗窃均发生在夜间,且以下半夜居多,技术开锁入室盗窃多发生在白天,以下午居多,等等。

        *、侵害目标不断变化,呈现随意化、多元化特点。随着经济发展,侵害目标也由小到大,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以现金甚至是食品为目标,现在金银首饰、手机、电脑、变压器、汽车、保险柜、电信设施甚至石板、石桥(如浙江杭州盗窃石桥案)也成为犯罪分子窥觊的目标。只要能想到的,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惜铤而走险。

        *、作案成员结构复杂,呈现集团化、地域化特点。侵财案件多为集团作案,犯罪分子多以同乡、同学、亲戚、牢友等地缘、亲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利益群体进行跨地区流窜作案,结构较为牢固,作案更为职业化、组织化,反侦查能力强,作案成功率相对较高,往往甲地作案、乙地隐藏、丙地销赃,给案件侦破带来较大难度。

        *、作案动机不断恶化,呈现暴力化、低龄化特点。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暴力倾向愈演愈烈,有的犯罪分子胆大妄为,气焰嚣张,采用拳打脚踢、绳索捆绑,甚至入室持刀进行盗窃、抢劫等,在犯罪过程中被发现或反抗,就威胁、殴打被害人,造成被害人受伤、致残甚至致死。此外,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主体逐渐低龄化,作案成员大多是不满**周岁的青少年,而且作案手段凶狠,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

        二、侵财犯罪高发原因分析

        近年来,多发性侵财犯罪一直呈现高发状态,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利益分配的不公导致侵财类案件高发。违法犯罪特别是侵财型犯罪的增加,是贫富差距悬殊带来的社会现象之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一些低收入群体为生存需求铤而走险,或是因贫富不均对社会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滋生了以犯罪手段不劳而获的畸形价值观,为社会的安定埋下了隐患,成为导致侵财案件高发多发的客观原因。

        (二)管理教育的缺失导致侵财类案件高发。当前,很多家庭主要劳力外出打工,大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一片空白,再加之学校管理教育的漏洞,许多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或中途辍学后,过早流入社会,导致其无法很快很好地就业,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极容易受到社会、影视、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稍有不慎便迈进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同时,社区矫正的方法和措施不够完善、工作失位,导致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产生自卑心理,加剧其对社会的憎恨和敌对情绪,甚至激化为对社会的攻击和报复,进而疯狂作案。

        (三)防范意识的滞后导致侵财类案件高发。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对防范工作不重视,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相当一部分居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不完善,治安防控等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都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部分群众贪图小利,个人防范意识不强,许多诈骗案件的发生就是犯罪分子利用了群众贪图小便宜、盲目求财的心理而实施的,在一番“说教”后就轻易地陷进了犯罪嫌疑人设下的圈套。

        (四)基础工作的薄弱导致侵财类案件高发。从发案情况看,大多数侵财案件属于可防性案件,但未能有效防得住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社会管理、治安防范的基础不够扎实牢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不到位,对行业场所漏管失控,对出租屋的日常检查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旅馆业实名登记形同虚设,对废旧市场、二手交易市场和寄售店的管控不力等,放任了不法活动的滋生和蔓延。

        (五)攻坚能力的下降导致侵财类案件高发。由于侵财型案件作案目标的不确定性,无形中就增加了这些案件及时破获的难度,并且该类犯罪多为流窜犯罪,加上公安机关警力不足、保障不足、侦查观念落后、侦查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因素,导致当前公安机关对侵财型刑事案件的破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一些案件不能及时破获,这也间接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大胆作案。

        三、基层公安机关打防侵财犯罪的对策

        侵财犯罪侵害面广,群众反映强烈,是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一大“顽疾”。公安机关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打击与防范关系,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打击防范效能,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综治为先,齐抓共管,构建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侵财犯罪的防控事关平安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它不仅是公安机关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把打击和防范多发性侵财犯罪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载体,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治安、大防范”格局,彻底扭转公安机关单打独斗、被动应付局面。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下岗失业人员、无业人员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减少侵财犯罪发生。要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支持,借势用力,推动居民小区、城中村等安防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推进监控探头、防盗门及防盗报警装置等技防物防设施建设,夯实打防基础。

        (二)严打为要,以打促防,构建高效化打击整治机制。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侵财型犯罪活动,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适时组织开展区域性专项斗争和专项整治行动,快侦快破现发刑事案件。要牢固树立“小案件大民生”的理念,针对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的规律特点,既要破大案,又要管小案,特别要以团伙犯罪和系列案件为重点,建立完善以信息研判为引导的打击破案机制,把侦查资源向打击“小案”延伸,拓宽打击的广度和深度,以凌厉的打击势头震慑犯罪,预防和控制侵财性犯罪发生。同时,要注意斗争策略,注重实际效果,加大对侵财性案件的审讯攻坚,保证执法办案质量,在力争“抓一个、捕一个、诉一个”的同时,努力审清挤透、深挖余罪,做到“打击一个、挖出一串、震慑一片”,从而遏制侵财犯罪高发的态势。

        (三)防范为主,健全网络,构筑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要强化视频监控网络建设,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深入推进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建设,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面和应用效能,促进情报信息研判、视频监控与街面巡防的有机衔接,实现精确防范、精准打击。要强化单位内部防控网建设。围绕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基础阵地,解决住宅小区物管缺位、单位内部保安组织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要强化街面巡防网建设。不断探索巡防民警、社区民警、企事业保安和广大群众等力量的联动防控机制,以社区、街面和单位内部防范为基础,建立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全方位压缩侵财犯罪的活动空间。

        (四)基础为本,堵塞漏洞,建立全方位治安管控机制。要围绕车站、码头、旅馆、出租屋、典当行、金银首饰加工店以及手机、车辆等二手物品交易市场、废旧市场、娱乐场所,切断销赃途径,堵塞防范漏洞,夯实传统阵地管控工作。要管理好重点人口和暂住人口,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经常性工作,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看得牢、管得严、控得住。要对刑满释放和缓刑等被监管人员进行帮教,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避免重新犯罪。要发挥好居委会、治保会等自治性组织的作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发生,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

        (五)宣教为辅,源头治理,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要协同学校、家庭开展对在校学生的法制警示教育,大力弘扬正义,抵制歪风邪气,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宣传活动为载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发布侵财案件发案特点,揭露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努力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要立足社区、单位,依托入户走访、警民恳谈会、志愿者队伍以及网上警务室、警务微博等载体,大力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和教育,大力宣传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决策部署和决心信心,调动群众的积极参与到严打整治和治安防范中来,为有效打击和治理多发性侵财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经侦战线护航人
  • 下一篇: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竭力护卫群众经济安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