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亦师亦友

    时间:2015年05月0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当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记忆中渐渐远去的时候,总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却在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由此,从心底激起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我对《*日报》社已故**年的“名记”——

        *先生的感情就是这样。

        **年前夏日的一天下午,时任《*日报》社新闻部主任的*先生,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刚调任基层警队指导员的队部与我“聊天”,还约来我的媒体好友*、*和等与我共进晚餐。原来,他听说我从机关科长的位置上下基层有点“想不开、有情绪”,即放下手中繁忙的采访工作,赶来做做我的“思想工作”。由此,每逢夏日临近,我总会回忆那难忘的那天下午、那天晚餐。

        我与*先生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缘于我喜于业余写作、负责对外宣传,很快与他“打得火热”、接触频繁。尤其在他的热情、精心指点下,那一时期我的稿件年录用量均在***篇左右,有一年竟达到***篇。由此,不仅年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且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对于来自个别编辑的“质疑”,他总是“站出来”为我说话,“交通安全、人命关天,这类稿件就要多用多登!”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餐安排在市区*东路路南的“皇后酒楼”。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虽是“*族汉子”却不善饮酒。然而,就在*先生的“唆使”下,也“酒逢知已”喝上了。几杯下肚,我吐真言:我降职了、掉大架了……待我叙说完后,*先生开了口:“什么降了职、掉了架,明明是组织信任你、培养你,让你全面发展啊!况且长期在机关工作又有什么意思!”“你要抓住机遇,在独挡一面的平台上尽情展示,兄弟们也会支持你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我豁然开朗,后悔那一时想不开的“糊涂”。

        他还说,你现在改行从事警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以身作则并教会属下如何做人,那就是:“不偷、不盗、不嫖、不赌,这是做人的起码标准;扶贫济困、乐善好施,这是做好人的标准;舍己救人、舍生取义、无私奉献,这是做英雄的标准。”闻后,我牢记在心并打印成卡片压在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作为个人的“自勉格言”。不久,市人事局、公安局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公安队伍管理实行“三项辞退规定”的通知》,我在为干警上纪律教育课时,就引用了*先生的这段话。一时间,他的这段如何做人的话,连同他的名字便在我队广为传开,有效强化了全体干警的自身约束,努力向“好人”、“英雄”的标准靠拢。

        为协助队长圆满完成赋予辖区道路交通管理任务,我对辖区道路交通进行了全面调研,但如何形成有价值的专题报告我从未写过。*先生获悉后,又专程来到我队部送来由他主编的《*经济考察与借鉴》一书,嘱我阅读参照,并专门为我上了一堂调研报告写作程序与技巧的辅导课。就在他的指点下,一篇《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整改对策》一气呵成。此文的推出,不仅让队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而且引起上级领导机关的重视支持。又经媒体摘要发表,让道路畅通、让群众满意的管理目标与社会氛围很快形成,并趋于良性循环。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的普法工程,所在警队与北街小学联办了“少年交通警察学校”。运作过程中,*先生特派记者钱晨辰跟踪采访报道,由此引发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纷纷仿效。当时的《*日报》不仅刊发了*重视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的做法,而且撰稿发表了评论文章予以充分肯定。与此同时,由时任报社记者*与我合撰、反映警队派员长年在北街路口护送北街小学儿童、学生安全过马路事迹的《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通讯、图片,亦在《*日报》•海外版发表。此后,北街路口执勤岗连续五次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年前的一天下午,调任*海关工作的原《*日报》记者*来电告诉我:“*因病医治无效在附属医院溘然辞世……”闻之,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才**岁啊!由此,我为之惋惜、为之悲伤……更铭记他那仗义耿直、与友情深的高尚品德,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谐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向往从警路 心怀记者梦
  • 下一篇:一基层民警的回乡感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