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是化解交通拥堵的良方
近日,笔者在*城区一十字路口处目睹了一起交通拥堵,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奥迪轿车与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三菱吉普车相遇,因争抢绿灯过马路互不相让、互不示弱、斗气逞能,致使两车僵持在道路中央,阻碍了四方车辆的顺利通行,仅**分钟,各路口停滞延续的车队达上百米,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幸亏交警闻讯赶到才化解了这起人为的交通拥堵。在此次交通拥堵中,两车司机只为争先几秒钟,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逞能施威,结果导致数百辆机动车无形中滞留一刻多钟,也不知耽误了多少人的务工、经商、就医等宝贵时间,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后果严重,教训深刻。
试想,假若上述两名司机都能相互克制一点,谦让一下,体谅忍耐一番,这起交通拥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礼让则是化解交通拥堵的一剂灵丹妙药。记得媒体上曾刊载过,*农学院年过六旬的司机师傅王建芳,**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文明驾驶、礼让三先的道德底线,创造了安全行车***万公里无事故的佳绩。实践证明,礼让能够展现一个人的博大胸怀,既可息事宁人,也能确保交通顺畅,特别在人流车流如织、交通非常繁荣发达的今天,更显得难能可贵。礼让,既是检验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添加剂,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正能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互不相让造成的交通拥堵约占拥堵总数的*成多,这一陋习成为产生交通拥堵的毒瘤,而导致互不相让的重要因素是道德素质低下所致。从目前整个驾驶员队伍状况来看,可以说是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特别表现在一些年轻的私家车和出租车驾驶人身上,他们严重缺乏道德修养,根本不讲什么文明和礼貌,往往为了一己私利,分秒必争,超速行驶,逆向行驶,随意掉头,乱停乱放,互不相让,他们早把《道路交通安全法》抛掷九霄云外,导致交通拥堵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要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从日常抓起,从现在抓起,从根上抓起,应通过家风传承、学校传授、驾校培训、对口施教、媒体传播等多教育方式,经常不断的对公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在他们中间积极倡导古今中外的典型范例,如“孔融让梨”、“三尺巷”、“*风格”等,引导其不妨学学港澳地区的经验做法,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教育,使文明礼让在人们心底深深扎根,将文明礼让纳入法制轨道,形成全民参入、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才能打造出安全、和谐、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