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奔跑”警察的中国梦

    时间:2015年05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不停在跑,从一个人跑到带领大家跑,一直跑进群众的赞誉声里

        在操场跑、在警体馆跑、在公路上跑、在通往辖区群众家的羊肠小道上跑,*一路跑过**年的青春岁月。

        足球“大佬”*在****多平米的绿茵场上跑啊跑啊,只想从球迷对国足的抱怨里跑出来。但*不是,他不停地跑啊跑啊,为的是跑出群众安全感、跑出群众满意度,跑进群众的赞誉声里。

        今年*月*日,*第一次“跑”进*试验区***万人民的视野,成为*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之一。电视台播报颁奖实况时,镜头是从装点喜庆的颁奖台直接切入*腼腆的笑靥。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他获得荣誉的欢乐。

        但此后,*再也“跑”不出群众的瞳孔。他的言行从此必须严谨、小心翼翼。

        “赶紧吧,咱们长话短说。”**月**日下午*时**分,记者欲采访作为****年**月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的他——*县公安局*派出所所长*时,*如是对记者说。他现在每天必须与时间赛跑,不管是矿群矛盾,还是邻里纠纷;无论是刑事或治安发案,亦或是一张身份证、居住证的办理,他都要亲力亲为,排查、调解、询问、以及资料、档案的编制……

        “*”

        “‘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我加冠,让我感受到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其实喜不喜爱只是相对的。现在我说话做事都会三思而后行,一切要考虑群众满不满意。”斜靠在沙发上,*开始回溯他这十多年的从警生涯。脸上的表情以及言辞间的语气,能够感觉到这个基层派出所所长对获得这项荣誉,没有自豪,只有“尴尬”。

        但他的确深受群众爱戴。

        **月**日采访*前,记者曾到*县*乡*村、*村走访。很多村民都说,*是个好人!

        在部分群众情绪以“仇官、仇富、仇警”为表现形式的今天,*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以其出色的表现成为群众心中无可争议的好人。“奔跑”是奠定他成功的基石。

        *从****年考入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开始到今天,一直在跑。

        *还记得那段在警校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学习,不卖萌、不谈囧的时光。*点半起床出操、洗漱、吃早餐,*点上课、**点下课、吃午餐、午休,下午*点听起床号集合上课、*点下课。这些周而复始、颇具规律的规定动作让*体验到校园生活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倍感百无聊奈。于是,每天结束下午课后,他都会从见龙洞路***号直奔龙洞堡机场,*公里路程,每次他都跑步来回,两年里,跑了近*****公里。

        或许,对于没有更多爱好的*来说,奔跑最有意义。那些日子,就连其同寝室的弟兄们都被“*”感染了。细数陪“*”跑步的次数,他们说,每人至少都有*到*次。

        “*”是同学对*的爱称。直到今天,“*”在其同学圈内仍以“为人好”知名。

        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乖。这是*的自鉴,也是当年两任班主任对他的评价。陈君就是*当年的班主任之一,她说:*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临时抱佛脚”还行,从未补考。

        因此,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一颗永远年轻的上进心。“当警察这么多年,什么都不怕,就害怕落后、害怕掉队。”*说,所以他一直在跑。

        ****年警校毕业后,*跑过*县公安局*派出所、跑过禁毒大队、跑过*派出所,跑出其事业的灿烂、辉煌,跑出其生活的精彩、亮丽,跑掉群众的困难和怨气。

        “*所”

        ****年**月,*被分配到*县公安局*派出所工作,囿于财政的困难,他只能领取**%的工资。他也可以选择不上班,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两年,这是当时被政策所允许的。但*毅然选择继续在*派出所上班,成为所里最年轻的户籍内勤。

        *的记忆里,一次在“创人民满意派出所”的督查中,时任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治安处副处长谢贵英了解情况后,当即掏出***元塞给*。这对于每月工资不到***元的*来说,帮助不小,对于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总想跑在前面的*来说,更是莫大的鼓励。

        于是,*在户籍内勤、行政内勤、责任区民警等岗位上不断尝试着熟练公安业务工作,试图成为多面手,把时间看成生命、不断冲刺。

        在*镇工作的*年多里,*跑遍了***个村民小组,所里最多时有*名民警,大家对*的评价是:喜欢干事、不停的干事。这样的评价将*一直在奔跑的状态表露无遗。

        今天的*,已经是*县公安局*派出所所长。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显得有点局促、拘谨,所谈不着边际。直到该县公安局宣传股民警肖加勋说:“张所,宣传*派出所就是宣传*公安啊!不要有顾虑!”听这话,他似乎轻松许多,随即打开话匣子。

        记者:你从警也十几年了,也算是老资格了,很多事情,比如一些邻里小纠纷,其实安排社区民警去调解就行,你常常亲自出马,是什么样的工作动力令你如此?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总伴随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我时常想,如果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不仅辜负了领导的期望,也对不起人民群众。所以派出所每一项工作我都跑着干,一个人跑不赢,就组织所里民警一起跑,力争冲在前面。就像我每天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坚持跑步锻炼一样。动力一方面来自我怕落后的心理,一方面来自人民群众的期待。因此,哪怕收入低一点、工作经费紧张一点、需要克服的困难多一点,我和所里的战友都能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记者: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复杂化,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进程中,伴生的矿群矛盾、征地拆迁纠纷等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警察这份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你是怎样做到平衡多方力量,和谐掉这些矛盾?

        *:这些年,缘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寨、矛盾不上交”这样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要求我们警察在当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者之外,还要成为海量矛盾纠纷的和事佬。

        我和派出所的战友经常夜以继日地奔跑,走访排查,不管在任何村寨,了解到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村民与煤矿企业之间的矛盾、村民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有怨气后,我们都会现场进行调解、疏导,从不回避矛盾。逐一做工作,不管哪方要求过分,通过讲法律、举同类案例来平衡心理;涉及到赔偿责任,无论漫天要价还是一毛不拔,都要找出依据、证据来促使其“改口”,直到达成协议。

        今年*月*日,河南人在*乡创办的一煤矿排污水管发生爆裂,大量污水流入附近的一大棚蔬菜基地,部分蔬菜的“生存”受到影响,基地负责人及合股人组织***余名群众聚集到煤矿,要求对污染事件进行处置,对造成的后果进行赔偿。得知该情况后,我火速赶到该矿,了解到事件的基本情况后,迅速组织矿方负责人和该基地负责人等代表座谈,告知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大家以和为贵、和睦相处。最终,矿长和矿方部分代表带上礼品,登门向该基地人员道歉,同时对造成的污染给予****

        元现金赔偿,双方握手言和。

        记者:你如何保证在矛盾化解中,各方当事人都能够听你的劝说?在各种职业公信力直落冰点的今天,你以何支撑你的调解获得大家认可?

        *:公信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可以说每一次与群众的交心谈心,每一张身份证、居住证的办理,每一个案件的侦破……点点滴滴的汇集,年长月久的累和。

        曾有一位同行开玩笑说我:“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我不同意这样的褒奖。我以为我做得还很少、还不够好,我所做的只是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

        正如*村村民何兴谷因侮辱他人被拘留**天,当其**多岁的老母亲来到派出所求情,并称其家中孩子生病无人照管时,我们亲自到其家中了解核实情况后,我和教导员,还有在场的管理区书记分别掏出***元,帮助救治其生病的女儿,并如实向*县公安局领导反映,提前解除了对何兴谷的处罚,还安排民警与他交心谈心,希望其牢记教训。

        这其实只是我们践行人性化执法的一件小事。像这样的小事,我们做了很多。因此,不管走到哪个村寨,我和所里的战友都很受欢迎。村民都知道,触犯法律必须受到惩罚,但是家里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我们同样会伸出援手!

        记者:据了解,你****年至今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以及*县公安局、*乡政府表彰,****年、****年、****年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今年*月又被评为*市“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你怎样看待这些荣誉?

        *:获表彰也好、立功受奖也好,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会不忘记使命、牢记鞭策鼓励、再接再厉,继续与时间赛跑,争取更多的成绩。

        记者: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我自己的“中国梦”是希望每一位群众都能够平安、幸福地生活!

        怀揣着“*精神”奔跑

        与*的对话其实远不止这些。还有关于他和他所里的战友齐心协力,提前**天完成二代身份证的换发任务的精彩细节;还有他们为困难群众捐款,送米、送油、送煤,协调民政、医保、卫生等部门为困难群众、劳释困难人员、案件受害贫困群众、信访困难群众等解决临时救济,协调解决**余户低保的故事;还有他们快侦快办大批刑事案件的轶事……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一锤一錾敲打出吊水岩隧道、*

        天修建*公里公路”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的指引下,*带领所里的民警奔跑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县*乡的“*”意为“杉树林下肥沃的麦地”。但因望文生义,它常被人附会为“勺”底之“窝”。无论是正解还是附会,“*”都附着美好期望——“杉树林下肥沃的麦地”这一正解提供了走向富庶的土地实体,“勺”底之“窝”的民间附会,则以生活物象暗喻了民间殷实。

    然而,*的过去常常刺痛人们敏感的神经。从“山上黄河坝,秋冬雾气大。山高路不通,吃粮不过夏。”这则顺口溜可管窥一斑。顺口溜中所称的黄河坝就是今天*乡政府驻地一带。据说,上世纪****

        年代之前,黄河坝还是个荒坝。而这个荒坝与外界连通***

        米长的公路隧道,就是当时的*县副县长张钟鸣组织村民,历时两年半,一锤一錾打出来的。

        时至今日,这个当初只为了方便群众出行而打通的隧道的存在仍然维系着当地多家煤矿企业煤炭运输。走近隧道,那些记载隧道修建历史的文字已然腐蚀,但*人战胜困难的精神却无法剥蚀。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人演绎了一个个的创业传奇。*

        天修建*公里公路,让*乡到*县城的原**公里里程缩减为**公里的抢劲与干劲一度被《*日报》报道喻为“*速度”;横空出世的特色城镇所映射的,则是“*高度”;和谐矿区建设的典范铸就了群众、政府、企业尤如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力结成一个发展联盟,集中还原成了一个暖和的符号——“*温度”;抓大,不放小的招商引资理念,拓展了“*宽度”。

        ****年*月**日,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在一次讲话中,把“*精神”列为*试验区团结发展的同心奋斗精神。为“*精神”丰富了“敢为人先,‘干’字当头”的内涵。

        而“*精神”,正在*身上彰显出来。*看来,他的“奔跑”就是“*精神”。派出所民警王海认为,*就是个“工作狂”,他最难得之处在于无论任何工作都力争第一时间解决。“这是让他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一点”。

        也因此,他总是在“奔跑”的路上,爱人曾因*少有时间陪伴常与其拌嘴,孩子因长期见不到爸爸与*几近陌路。

        家庭里的琐事,在*眼里老婆都能抵挡。而派出所的事、群众的事比天都要大,必须尽快解决!

        *对如何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还有段精彩的诠释。也是他经常对大家说的一番话:“我希望,我能以自己公平正义的执法赢得百姓的信任;我承诺,我将永远忠于人民和法律,坚持人民警察的操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哪怕我只是一片薄云,也要化作春雨滋润他们的心田!”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警营里的巾帼卫士
  • 下一篇:警营里的巾帼卫士(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