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青春 爱洒高原
打开互联网浏览器输入“警察”两个字,就会弹出许多关于警察的信息,有释义、网站、图片等,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等社会舆论。“警察”这是一个饱受社会关注的团体,只要听到“警察”两个字,我敢说许许多多的社会个体会抱着一种好奇、崇敬、诋毁、数落的态度去点击这两个字,甚至有些人还会发泄一下小情绪,以解心头不悦。然而在这些好奇、崇敬、诋毁、数落背后,又有多少无奈与无助,他们顶着压力、不理解甚至谩骂,以“求真、务实、创新、精细”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书写着一个个无愧于心、无悔于青春的“警察故事”。下面,请打开我们的视窗,跟着我走进这个团体,一起听听关于他们的事。
这里平均海拔****米,高寒缺氧;这里长冬无夏,昼夜温差**度;这里经济滞后,医疗条件差,饱受地域性疾病侵害;这里距省会成都****公里,这里就是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甘孜州*县。但是在这里就有这样一群“硬汉”,他们皮肤黝黑,精神抖擞,步伐矫健,拼搏敬业,他们用“坚定、忠诚、奉献、敬业”抒写了一首首甘孜警察精神赞歌,他们就是*公安。
****年,通过公开招录,我从军营走进了警营。那一刻,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保家卫国的钢枪,扛上了打击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责。从此,穿上了警服,成为了人民警察中的一员。我是一个外省籍民警,从大城市来到了偏远的县城,心理落差很大,回家探亲单边路程就要花五天时间,请十天假回家,板凳都没坐热又得出发回单位。初次来*县,多有不适应,高原反应严重,鼻孔出血等情况天天缠绕着我,曾有放弃工作的念头。在慢慢熟悉后发现,原来*县公安局大部分都是外县外州外省籍民警,本地民警特别少,而且**%以上民警都属于大龄未婚青年和两地分居,家庭问题、调离问题、个人问题让这些民警苦不堪言。他们选择了忠诚,放下了忠孝;选择了奉献,放下了家庭;选择了坚守,放下了浪漫;选择了寂寞,放下了繁华,他们只能用电话传递平安和思念,只能用安慰抚拭亲人脸颊的泪水,却用忠诚抒写了一篇篇美丽的赞歌。
绝大多数人可能这辈子都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或许这些问题从不曾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当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看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探亲回家的时候,小孩开口说的却是这样一句话“奶奶,叔叔阿姨来了”。我不知道那位奶奶会有怎样的心酸,那个小孩有多深的陌生感,但是我能感受那一对年轻夫妇内心有多么的痛楚。我身边有几对这样的警察夫妇,因为常年在单位工作,和孩子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基本上两年回家一次,孩子四五岁了都是靠爷爷奶奶带大的,两夫妻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久而久之,父母亲不在身边,小孩子都忘了自己还有爸爸妈妈,似乎内心里都没有“爸妈”这个概念,似乎最亲近的人就只是爷爷奶奶。回单位后,这位女警察向我们诉说着这一切,虽然我们在一阵哈哈大笑中听完了这个事,但是,笑声过后我们沉寂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提问,大家互相凝望,眼神里透露着一丝无奈。
绝大部分家长一生都无法看到自己子女在*工作的环境,不是他们不想来,而是子女们不忍心让父母长途奔波,不忍心让父母看到这样的工作环境而担忧。半月前,一位自贡同事的母亲坚持来单位看望儿子。从自贡赶车出发,一路上,这位老母亲饱含着眼泪,多少次泪水浸湿了她那双慈祥的眼睛,那份对儿子的疼爱情和着泪水一路洒来。四天后赶到*,*月的*依然下着大雪,这位年过半百的老母亲因高原反应强烈、透支疲劳、伤心而晕厥被送进了县人民医院。
“警察”这个特殊的团体中,有无数的人、家庭在默默的奉献,他们有太多的辛酸、无奈、抱怨,特别是一直默默支持公安工作的警嫂们,她们撑起了警察家庭的大半边天,赡养老人,照顾小孩,打理家务等等,在其他人看来,这样一位女人胜似可以用漫画里的“supergirl”(女超人)来形容会更加贴切。一次偶然和一位来单位探望的警嫂吃饭聊天。她说,结婚数年,两地分居,小孩三岁,她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家里所有的事务全靠她一个人打理,幸好父母亲身体都还健康。虽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大的麻烦和困难基本没有,但是一个家里有个男人跟没有男人一样,一年四季不在家,家里的电灯电器坏了需要更换都得自己亲力亲为。多少次,小孩子生病了,晚上醒来大哭,哭着喊爸爸、爸爸,每次都是哄骗着小孩说爸爸是警察,爸爸去抓坏蛋去了,抓了坏蛋就回来了,不害怕有妈妈在。就这样搂抱着孩子,泪水忍不住的流,浸湿了枕头。在无数的记忆里,这个孩子认为爸爸是个警察,是位勇于抓坏蛋的好父亲,是她心中似曾幻想过的大英雄。然而,在这个女人眼里,他就只是一个警察,一个曾经出现在自己生活里的男人。
最近,有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深受群众喜爱。这档亲子节目广受追棒的原因是因为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使父母和孩子间很难有机会共享天伦之乐,虽说节目中邀请都是星爸和星二代,但其目的是为了给**后父母们展示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咱们单位有一半以上是**后家庭,因为工作地和工作环境的原因与孩子在一起玩耍时间几乎可以用几天来计算。闲暇之余,单位同事们都在晒春节放假的一些所见所闻,我们过年值班的就旁边闲听偷着乐和,当然聊得最多的还是家里孩子、老人的事情。有位同事说道:工作几年回家探亲,感觉什么都变了,人变傻了,跟亲人关系生疏了,小孩跟自己也不熟了。以前在家,逢年过节父母亲忙不过来总要吱呼两声叫过去搭把手,现在似乎父母都习惯了自己没在身边,过节回家父母心里少不了有些许高兴,但是在家务事上,我在不在家里都一个样,他们已经习惯了我没在身边。晚上陪儿子睡觉,小孩子竟说:“我不跟你睡,我要跟着爷爷奶奶睡。”说完就走了。有时候一个人静静想想,在这个家我还是不是一个好儿子,是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还有一位同事说道:回家头几天还没觉得什么,但是几天下来跟孩子混熟了,问题就出来了。小孩子跟我发脾气说:“爸爸你看,人家电视里演爸爸去哪儿,玩得多高兴,你从来都没有陪我去玩过。你现在回来说陪我玩,人家小孩跟在爸爸后面说‘爸爸去哪儿,爸爸去哪儿’。我呢?我想玩的时候,爸爸你在哪儿?你在哪儿?”听到这些我想我们即使有再多的理由和解释都不能弥补,孩子可爱天真的童年就是在孤单中度过,他们感受不到父爱母爱,感受不到有爸爸妈妈陪着他玩的愉悦,这是心灵上的一种创伤和缺陷。我想,再硬的汉子面对这种情况也会心慈,也会心痛,他们黝黑坚强的外表下所掩盖的是一颗愧对家人的心,他们把一颗忠心、热心、爱心留在了高原,献给了人民群众,拴在了工作中。
就是这样一群硬汉,他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体现着自己的价值,扎根在高原。他们把辛酸留给了亲人,却把安定留给了社会;把疾病留给了自己,却把幸福留给了群众;把青春留给了工作,却让犯罪分子胆寒。每名高原警察都付出了一些代价,存着一些遗憾,但是高原警察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忠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他们无怨无悔,正是因为他们昨天的拼搏、奉献、牺牲,才换来了今天藏区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