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警察文化古镇里的那个“好人”

    时间:2015年05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幼小的时候,*的祖母就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讲好人的故事,并一次又一次地叮咛他:“孙儿啊,长大了,你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好好工作,好好对人……”。“做一个好人”这句话在*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成了他从警做人的一个准则。

        岁月流逝,物换星移,*始终牢记着祖母的叮咛,把浓浓的爱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之中。群众提到他,都会说:“*可是一个好人!”在群众中广为传颂的,是*一心为民的那些事儿……

        “说到做到”是*的亲民誓言

        ———“民警竟然还管给我们修门、筑路、装灯的事,而且还说到做到,一办一个成,*真是个有能耐的好人。”辖区住户如是说。

        都说能者多劳,似乎辖区里等待*解决的问题也总是特别的多。在一次下社区走访时,螺钉厂宿舍区的居民带着期盼的眼神找到*:“几年前,我们的工厂破产了,现在,我们这个宿舍区成了无人管的地方,宿舍区的大门坏了,没有关拦,小偷时常溜进宿舍区,太不安全了,宿舍区的那座老式旱厕基本用不了,一到热天更是臭气熏天,我们也不知道可以找谁,你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要的,我尽我最大努力,请大家放心。”*说。

        其实,除了螺钉厂宿舍区的这些问题外,*的心里同时还装着另外一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街、*、*无名巷等街巷的路面改造。这几条街巷全是泥巴路面,一到雨天,几条街巷就成了烂泥路,周围的居民特别是老人出行十分困难。为此,*还专门找人做了预算,可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近**万元的资金,这**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老许没有放弃,半途而废不是他的风格。经过深思熟虑,*又一次走进了辖区内的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找到另一个热心肠“好人”———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高伟。

        一见面,沈经理就半开玩笑的说:“老许,你怎么又来啦?”

        高经理将*领进了办公室,还没坐稳,*就发话了:“直爽人绕不来弯,我就直说了,辖区里群众有些困难,想请高经理给予资金支持,我个人实在无能为力!”

        “你不说,我就看出来了。你这老许啊,说说具体问题吧!”

        *将之前了解到得情况、自己的想法以及解决方案一一给高经理作了介绍。

        听完介绍,高经理直奔主题,问道:“资金预算做了吗?大概需要多少?”

        “初步预算至少要十万……”

        “十万……,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哪……”话至此,高经理似乎有些迟疑。

        “十万确实不少,我都有想过放弃,但老百姓的确苦啊。我知道高经理热心肠,有社会责任感,所以才又厚着脸皮又来找你商量了……当然,群众的问题要解决,但也不能让你为难的。”

        “老许,不说那么多,过去你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做了很多事情,同时作为个人我十分佩服你,特尽责。你放心,我们一起来把事情办好,资金我来出,具体事情只有请你多费精力了!”面对朴实的*,沈经理没再犹豫,当场作出承诺。

        为了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又一次不知白天黑夜的奔忙起来,忙了日常的警务工作,又忙螺钉厂宿舍区的维修和几条街巷的路面改造。一个月后,螺钉厂宿舍区的大门建起来了、旱厕也改造成了水冲式的厕所,*街、*、*无名巷等街巷也全部铺上了水泥路面,还新安装了*盏漂亮的庭院灯、路灯……

        “民警竟然还管给我们修门、筑路、装灯的事,而且还说到做到,一办一个成,*真是个有能耐的好人。”辖区群众竖起拇指说道。

        夜晚,庭院灯、路灯亮了起来,群众的心也跟着亮了起来。

        “同甘共苦”是*的爱民准则

        ———“你比我自己的娃儿还要孝顺,对我还要好!”孤寡残疾老人*如是说。

        城厢古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也许是受其水土影响,这里的高龄老人也比较多。“大走访”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细心走访,了解到*街社区**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余人,其中无子女或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多达**余人。

        老年人跟小孩子一样最孤单怕寂寞,最需要人陪。*了解到,社区里的一些老人由于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平时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性格由此变得孤僻,脾气古怪。这些情况无疑都装进了*的心里。

        “大道理我说不来,帮老人解决什么大事情我也没这个能力,但我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啊!”*每天忙完手头的警务工作,都习惯性走进孤寡老人家里“串串门”,陪老人聊天,替老人买米、买煤、搬煤气罐、通厕所管道、装灯泡等等,这些事情成了老许的“日常工作”。

        为了方便老人联系自己,*有自己的办法,他专门为行动不便且又没有电话的老人制作了一个时间表,贴在老人家门口,老人如果有困难了,就只要在时间表上画个“圈圈”,每天老许就像“邮差”一样,挨家查看,这样老人们不用出门就能传递求助信息。回老人们的家似乎已比回他自己的家更加习惯,用城厢派出所其他民警的话说就是老许每天陪老人的时间比陪老婆娃儿的时间长多了!”

        *平时都比较随和,同事们都喜欢和他开开玩笑:“许哥,这么多‘父母’,你供不供得过来哦?”“老许,你好安逸哦,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些都认你这个儿子哟,把你夸惨了……”此时,*总会淡淡一笑“干社区这么多年了,跟群众肯定有感情,呵呵。”

        社区里*婆婆,已经**岁,长期一人在家。由于老人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初次与老婆婆交谈时,婆婆还有些生疏。*走访附近邻居,得知*因为老伴儿去世早,自己又身患残疾,性格才变得孤僻,喜欢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

        明白事情原由,*上老人家的次数更频繁了。*行动不便,他就主动承担起老人家里的“体力活”,当起了家里的主要“劳力”,亲切与婆婆拉家常,有意和她“摆一摆”镇上发生的新鲜事……一天,两天,三天……慢慢的,老人脸上渐渐地有了久违的笑容,话也多了起来,性格自然也越来越开朗了。

        如今,老人没事时总喜欢找人摆摆“龙门阵”,和邻居的交往也多了,还在社区里结识了几个“知心话友”。“要是你愿意,你就把我当‘儿子’吧!”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高兴地说。看得出,这是付出真情后的感动和快乐。

        “细致入微”是*的为民情怀

        ———“**年了,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人!”九旬老人如是说。

        在城厢古镇外,一条远近闻名的护城河绕城而过,经年不息滋润着城里城外的百姓。紧挨着护城河有一条古街———*街,*街**号里居住着两位相爱到白头的**岁老人———*大爷和*婆婆。*经常来到两位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细心的*在和两位老人的聊天中记住了这么一个信息:前不久,附近的一位老人滑倒后,跌进护城河里淹死了。

        *听到这事,心头一紧。两位老人的住房后有一个小院坝,院坝边就是护城河,院坝外没有任何遮拦,院坝的左右两侧是简易的厨房和破旧的茅厕,如果遇到雨天院坝湿滑,两位老人就可能跌倒,甚至……

        “如果……没有如果,要想办法让两位老人生活得平安。”想到这些,*再也坐不住了。可这需要钱啊,到哪里去想办法呢?离开两位老人的家,带着对两位老人深深的爱,*找到一位做生意的朋友说了情况,朋友当即表态:“具体的事情你来操办,多少钱我都出。”都说好人路宽,这不好人遇好人,原本棘手的资金问题很快就落实了,*又马不停蹄的联系施工人员。

        几天后,两位老人家里的院坝铺上了防滑的地砖,院坝外建起了围墙,院坝里的厨房和茅厕翻修一新……

        两位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略显颤抖,说道:“**年了,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人!”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高墙内的坚守
  • 下一篇:晚霞余热 照亮人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