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实战需要 聚焦强军目标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大抓军事训练,加强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练就遂行任务的过硬本领。”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实战化训练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训练中要坚决杜绝“花架子”,紧贴实战需要,练就过硬本领,实战强军目标。
一、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为总要求,充分认识开展实战化训练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实战化训练是适应新形势任务变化的现实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变幻无常,军队实现强军目标意义重大。消防部队有别于解放军,是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直属队和战斗队,实现强军目标应把保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直接生动体现。现今,中共中央部署一系列重大改革,催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升级,高层(地下)建筑、高铁、高速大量兴建,消防部队面临的致灾致危因素累计加重,传统的常规训练已无法满足实战需要,亟待深化改革战训工作,采用基地化、实战化、模拟化的训练手段,创新战术体系,研究战术操法,提升部队攻坚克难能力。
(二)开展实战化训练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消防部队面对的火灾事故、抢险救援事故、灾害处置事故等等战斗场景无一相似,这就要求部队要紧贴实战,从难从严模拟战斗场景,加强实战化训练,加强战术研讨,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紧紧围绕“提升部队战斗力”为总目标,切实找准开展实战化训练工作的正确方向
(一)狠抓全勤指挥部训练,着力规范执勤备战秩序。全勤指挥部训练是开展实战化训练工作的前提,是部队组织作战的枢纽和神经,抓好全勤指挥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一要强化战训素质提升。当前部队各级、各部门下达任务繁重,部门相互之间学习业务知识不强,甚至有的大(中)队主官只熟悉自己主管的业务工作,未较好的履行一岗双责的作用。实战化训练就是要从“没时间学、不愿意学”的问题上寻求战训素质的提升和突破,全勤指挥部开展实战化训练就是要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官兵熟悉“辖区重点单位分布及其危险性,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程序;掌握本地消防队伍执勤作战实力、社会应急联动部门及其他专业力量以及大型机械、灭火药剂、应急物资等储备和分布情况”。如:*支队2013年开展的素质建设年活动和2014年开展的素质提升年活动,利用每周三晚上以“素质大讲堂”和“战训大讲堂”为载体组织全州消防官兵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了官兵战训素质;二要规范战备值班秩序。支队全勤指挥部应实行值班首长、指挥长、行政值班员、指挥助理员、备勤值班相结合的值班模式。指挥部值班人员值班期间不得离开辖区,保持通讯畅通,应全面掌握值班期间接报的各类灭火与应急救援情况、信息和上级领导的批示、指示,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各地报告的正在发生的重大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行动,及时提出处置意见;审批《值班信息快报》、《每日消防信息》等相关信息;对上级领导批办的重要紧急事项,及时提出办理意见,督促抓好落实;组织交接班和对基层单位进行视频或电话点名,督察部队值班备勤和执勤备战情况;带领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三要完善实战化基础资料。支队级全勤指挥部应及时完善和修订“全勤指挥部执勤备战和作战指挥规程、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规定、重大灾害事故救援预案、作战力量编成方案、缺水地区供水方案、辖区典型灾害事故处置技战术”;大(中)级全勤指挥部应及时制定和修订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熟悉掌握相关情况,联合辖区社会联动单位开展实装实地全员演练,科学编制符合本辖区灾害事故特点的实战化操法。如:*州应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公路隧道事故救援、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群体性事件防御处置等为主要内容编制实战化操法,并完善作战编程、火场供水、社会联动单位的大型机械等各类基础资料。
(二)狠抓整建制中队训练,着力提高初战打赢能力。实战化训练工作,重点在于整建制中队训练,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科学界定练兵的对象、内容和标准,采取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才能提高部队初战打赢的能力。狠抓整建制中队训练重点要让官兵掌握各类火灾扑救和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战术要点、处置程序、安全防护,积极开展建筑消防设施、侦检、救生、破拆、排烟、起重、堵漏、洗消等装备操作,熟练掌握各种水带铺设、更换方式,不断增强部队装备运用技术和攻防能力;要组织官兵开展“六熟悉”,加深官兵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以及辖区道路水源的了解和掌握。要针对本地灾害事故特点和规律,立足部队现有执勤车辆装备和器材,积极开展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实战操法训练和紧急避险训练,切实增强战斗编成意识、协同作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狠抓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实战保障水平。战勤保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解决长期以来大规模、长时间,尤其是在跨区域增援行动中战勤保障不力的突出问题,其指导思想就是立足实战提升实战保障水平。一要结合本地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形成“种类齐全、备份充足、功能完善、性能优良、贴近实战”的消防装备结构,尤其是要利用现有条件大力改造训练塔,科学设置真火、炎热等燃烧场景室和KTV包房等训练设施。二要加强指挥中心和中队通信室建设,使指挥中心具备火警受理、有线无线通信、录音录时、分类处警、语音同步告警、灯光控制、交通示警、专线报告、无线通信等“七大功能”,并能在灭火救援现场能快速组建无线通信三级网,充分发挥GIS消防地理信息、CDMA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灭火救援中的辅助作用,实现灾害事故现场、通信指挥车、接处警中心之间的无缝对接,调度、监控、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三加强灭火救援物资保障。*州应根据辖区地域分布的特点和灾害事故发生后各类装备和物资无法在第一时间有效保障,将灭火救援物资保障化分为四大片区(分别为*、小金、金川、*为片区;*、*、*、*为片区;*、*片为区分;*、*、*为片区),在各片区分别成立一支战勤保障小分队,由各片区单位根据区域灾害事故特点分别配齐各类救援保障装备和物资。总队应根据藏区维稳任务较重的实战特点和*县是*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紧邻*的*、*、*等维稳重点县,能有效覆盖藏区的维稳执勤的各类保障,在*州*县(*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建立全省藏区维稳装备、物资储备库。
(四)狠抓实战化工作社会联动,着力推行训练面向社会。灭火救援社会联动是实战化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训练面向社会就是要“走出营区,走进重点单位,立足根本,贴近实战”,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类救灾力量和资源,建立以消防部队为救援骨干,以公安、安监、民政、防震减灾、医疗救护、供水、供电、供气和电信等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实战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战时协同。一要积极争取政府和各行业单位的支持,抽调相关专业人士与消防部队一起组建针对“火灾扑救、危险化学品灾害、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类型的事故救援队,并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和仪器,适时开展针对性的实地演练。二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纳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作战体系,建立适合不同形式消防队伍的执勤、训练、管理制度和机制,将其他形式的消防力量纳入实战化训练的范畴。三要整合救援力量资源,建立平时多联系、战时能协同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将社会联动的实战化训练经常化、常态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