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创新“五项机制”为水电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确保*一级水电站如期下闸蓄水发电,顺利实现****年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分局结合施工区实际,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通过创新人口管理和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举措、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项机制,不断提升警务效能和服务水平,牢牢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初步实现了刑事发案稳中有降、打处质效全面提升的预期目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努力为水电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创新人口管理和基层警务机制,提升高危人群和重点人员掌控能力。一是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依托各参建单位管理暂住人口,大力推行派出所民警与流动人口协管员捆绑式管理工作模式。二是探索外籍人口管理方法。强化“以房管人”,随时掌握辖区内外籍人员的情况并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人口信息网上查询、转递、共享。三是创新基层警务工作模式。建立营地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备*名民警、数名协警和流动人口协管员,突出人口管理、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等功能;形成民警、警务室、网络社区“三位一体”的基层警务工作格局。
二、创新信息化建设举措机制,提升实战应用能力。一是加强情报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和业绩考核功能,突出阵地控制等个性化信息采集。探索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多层次、全覆盖应用模式。加强与业主、保险、电信、银行、移动等部门进行信息联网,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互联共享、比对碰撞,更好地服务实战。二是深入推进“大情报”体系建设。以阵地控制、重点人动态管控、治安状况预警和案件串并分析为重点,实现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三是探索建立房屋信息系统。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房管部门的信息资源,加强房屋地理方位图、楼层结构图、房型平面图和房主、居住人、承租人等信息采集,优化关联查询、分类、统计等功能,实现以房找人、以房定人,不断提高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三、创新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机制,提升驾驭复杂局势能力。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依托大平台推广应用,不断探索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环境下改革和加强巡防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以开展“零发案施工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出台信息采集内容、标准、流程,成立大情报研判中心,主动协调接入流动人员、电信、金融等反映活动轨迹的实名制社会信息,整合指挥中心、刑侦、治安、交警、网监、经侦等警种情报信息资源,将打防管控、服务群众、串并案件等各个环节业务流、信息流汇聚融合、关联共享、深度应用,以情报信息支撑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二是整合巡防资源。结合治安志愿者、“红袖标”巡逻队、治安巡控队、夜巡队、警务室的专职巡防队伍,整合场内驾驶员、公路养路工等社会巡防资源,调动各参建单位***余名专职保安力量参与巡防工作,做到巡防职能互补、巡防力量互助。三是织密街面防控网络。根据治安复杂程度、重点要害单位、场所的分布情况等,出台巡防工作方案,明确考核奖惩措施,立足重点路段和部位,采取车巡、步巡、便衣巡、武装巡相结合方式,实现对施工区巡防全覆盖,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现行抓获率。四是加强治安巡控一体化建设。完善治安巡控工作机制,做到“布局合理、调动迅速、轨迹追踪”;加强“六张网”建设,重点弥补单位内部防控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的短板,不断提高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控制能力。
四、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助推全域发展大局。自觉将公安工作置于水电经济发展大局中考虑,树立主动警务理念,切实履行职责,优化服务举措,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工程稳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治安环境保障。一是推行“四项制度”。分局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以户政、行政许可等窗口单位为重点,推进“警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一次告知制”四项制度,实现“一站式服务”和“阳光服务”。对于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为企业打开了“绿色通道”,切实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二是落实“三个措施”。班子成员主动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推行“企业挂点”、“治安秘书”、“警企联防”三项服务措施,明确了局领导、中层干部、驻点民警的目标、责任和要求,全方位地为企业服务,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加强民爆、危化剧毒物品管理,严格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堵塞了治安防范漏洞,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时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
五、创新维稳工作机制,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一是建立完善稳定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围绕电站建设等大项目建设,建立完善稳定风险预警评估机制,为业主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二是建立完善重大不稳定因素动态掌控和应急处置机制。紧抓工程建设不放,主动排查、超前介入,以化解矛盾、关注民生为重点,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预警、化解、处置等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企业隐患排查工作,分组分片走访**家参建单位,了解掌握参建单位现状,共排摸掌握不安定因素共有**起,并积极协同各有关乡镇部门全部落实各项稳控措施。三是建立健全企业不稳定因素排查预警机制。以服务企业经营发展为前提,把企业稳定作为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内保基础工作和施工区周边治安整顿,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预警,健全完善内部矛盾引发稳定问题的处置机制。四是建立健全走访排查整改机制。以注重服务民生为目标,以“大走访”开门评警、“警民亲”活动为载体,深入各参建单位、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发放征求意见书****余份,发放警企联系卡****余份,先后召开**场、****余人参加的“警民恳谈”活动,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治安问题,聆听他们对公安机关执勤执法、工作作风及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有效、快速地予以解决、整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