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支队强化举措全面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为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支队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强化工作举措,找准突破口,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强力推动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稳步开展,着力提升全市火灾防控能力。
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社会单位火灾防控意识。支队积极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监督人员积极上门走访,加强对单位负责人和消防管理人员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教育,完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同时支队按照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及前期消防部门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本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制度,自查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和定期演练制度等一系列消防工作制度。 严格排查,将火灾扼制在萌芽状态。支队在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首先检查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情况,是否做到消防安全自检自查,火灾隐患自除;火灾隐患整改方面是否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措施;员工是否熟悉消防基本知识、是否清楚消防安全职责,并完善“四个能力”建设基础档案台账,形成“自我调度、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良好消防工作机制,有效确保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及时要求整改,督促单位管理人员进一步细化“四个能力”建设,认真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防火巡查,不断提高自身消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的火灾防控能力,真正将“四个能力”融入到工作中,切实做到能够处置初起火灾事故,能够疏散、逃生,确保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强化安全督导,摸清社会单位火灾隐患底数。支队监督人员定期对辖区内社会单位通过上门帮扶指导的形式,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消防业务指导工作,切实加强社会单位的消防监管,改进与提高消防服务水平。支队重点针对各单位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台帐是否齐备、员工消防知识是否掌握等进行仔细查看记录,对存在的不足之处与隐患问题给予逐一指出,督促并指导其及时整改与完善。将“四个能力”建设作为必须检查的内容,重点督促各场所和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防火监督干部既要当好消防监督执法员,又要主动担当“四个能力”建设的辅导员,从执法上推动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社会单位防火控火能力。支队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培训,重点加强对各单位员工的消防知识、火场疏散及逃生技能培训,并督促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人认真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防火巡查,不断提高自身消防工作水平,督促他们认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及时消除潜在隐患。要求各单位积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应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针对社会单位对火灾隐患自查、“四个能力”建设档案完善等方面中存在的困难,消防监督员通过集中培训、组织演练等方式,明确岗位职责,使员工熟记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单位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调动单位主动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 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支队消防安全宣传人员走进辖区各单位,分发宣传资料,张贴消防宣传挂图,宣讲消防安全知识,确保各单位消防责任人、管理人和员工都充分了解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参加的每一名群众都能掌握火灾逃生技能、初起火灾扑灭方法,熟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通过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各单位的火灾防控能力,实实在在的让消防安全知识渗透到了每个单位每个员工,切实增强了各单位实现“四个能力”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勇气和信心,形成“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