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创新工作举措回应群众呼声“大走访”开门评警出实效
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全*公安机关针对群众反映的毒品、“杀人”、“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性犯罪突出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民意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回应群众期望,得到了高度赞誉和支持,“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取得初步实效。
一、强化全*禁毒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一是强化打击整治,努力消除毒品危害。针对大走访中群众反映的毒品问题严重,*局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强化禁毒工作,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各县市公安局组织专门力量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加强案情调研,广泛收集线索,严厉打击*籍人员贩毒活动。****年*月**日,*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特大贩卖运输毒品案,取得了重大战果;同时,组织全*各派出所民警深入社区、集贸市场、桑拿洗浴、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开展零包贩吸毒打击工作,净化社会环境,减少毒品危害。二是加强禁毒宣传,增强群众抵制毒品意识。禁毒部门积极协调妇联、卫生等部门,聘请禁毒宣传员,以学校、村社为重点,深入各大、中、小学,各村、组、社区广泛开展禁毒防艾等法律知识宣传,提高乡村群众、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进一步培育家长、教师、学生对毒品为好的认识能力。三是强化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各派出所坚持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掌握辖区毒品违法突出区域吸贩毒人员情况,摸清外流涉毒高危人群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楚。摸清辖区毒品来源,做到源头清楚,同时对吸毒、戒毒后复吸人员依法强制戒毒,全面提升稳定和管控水平。 二、以集中整治为重点,强化刑事案件破力度。一是依托全*公安“大情报”工作体系,对各地治安状况实行分级预警,常态化梳理分析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反映,针对突出违法犯罪活动的时空规律,适时部署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全*各级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各项治安防控措施,有效整合各类社会治安资源,施行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地区、要害部位、重点路段和公共复杂场所巡逻守护,切实提高见警率、盘查率,最大程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全*公安机关以大要案件攻坚侦破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春季攻势”等一系列声势浩大的严打专项整治行动,做到“群众反映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紧紧抓住影响我*社会稳定的杀人、“两抢一盗等突出的刑事案件,明确工作任务,多警联动,成功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一是在“大走访”开门评警工作中,全*各级公安机关重点走访了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向公安机关报过警、投过案或受过处理的当事人及检、法等机关办案人员,广泛征求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意见。二是大力开展“忠诚警魂”教育活动,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民警宗旨教育,让民警深刻体会“忠诚、正义、进取、廉洁”这一*公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根植为民执法、廉洁执法的思想意识。三是深入开展“四查”教育整顿活动。全*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对照检查与剖析反面典型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检查基层民警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质量是否合格、执法结果是否公正、群众是否满意,着力解决杜绝执法主体不合法、办案场所设置不规范、安全防范措施配备不到位,值班巡视和执法安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了广大民警作风廉洁、执法规范、热情服务的自觉性。四是广泛开展“争做群众工作能手”活动。全*公安机关大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面提升公安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大力改进执法活动的方式方法,使执法活动更加人性化、情理化、实效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四、完善治安管控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全*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社会管理领域不断延伸、内容不断扩展的新趋势,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推动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一是切实提高网上斗争能力。对互联网实施全天候巡查监控,第一时间封堵、删除一切有害信息,对宣传、盅惑、煽动非法活动的人员,快速落地查人并依法打击处理。全面落实网吧实名制,堵塞管理漏洞,建立网上网下联合作战机制,切实提高“落地查人”和“跟踪上网”等能力水平,牢牢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二是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特巡警队伍为骨干、以派出所巡逻防范为支撑的治安防控机制,以治安岗亭、社区警务室、责任区刑警队为依托,科学配置警务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街面,形成以武装卡点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治安巡防管控的模式,切实提高见警率、增加盘查率和现行违法犯罪抓获率。三是强化群防群治联防机制建设。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的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解决“犯罪诱因多元化”与“社会防控单元化”这一现实矛盾,不断增强公安机关打防能力和动态管控能力。四是有效整合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紧紧抓住各地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力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完善社会面动态防控网络,实现多警种协作配合,多部门联动响应的合成作战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