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从这里读懂警察

    时间:2015年07月0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大学教授*曾对警察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他说,警察,在嫌疑人眼中,那是闪电;在妻子的眼中,那是高山;在孩子眼中,那是摇篮;在人民的眼中,那是青天。而在青天的眼中,那是菩萨。

        在警校读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理解这个定义,警察,看似普通的一个词,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如今,我走上工作岗位一年有余,作为“菜鸟”的我慢慢理解了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也从身边的同事们那里慢慢读懂了“警察”两字。

        “好眼睛”

        我刚参加工作,就认识了这样一双“眼睛”。他一眼能看穿违法犯罪人员的心理,突破口供。他从警8年,一直坚守在公安一线。他慢慢从一个外表俊朗的帅小伙,变成了一个“黑脸”的大叔,但时间并没有消磨他当初从警的热情,并没有褪去他心中那份使命感,反而练就了他更加犀利的“双眼”。

        我很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能一眼看穿违法犯罪人员的心理,为什么这么喜欢工作?”他笑了笑说道:“不是我厉害,只是这么多年干刑侦工作的积累,而说到喜欢,我只是做了分内该做的事。”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就是他,像一颗夜空中很普通的星,却照亮黑夜的路,让群众走的放心。

        *派出所“好眼睛”的名字叫王华星,一位普通的民警。

        “好舌头”

        在我接处警的工作中,又见识了这样一根“舌头”。他处理警情果断,面对群众善言辞,热心。接处警工作是最贴近群众的工作,而他的那根“舌头”总是无惧复杂的警情,无论是因琐事而争吵的纠纷,还是常年积累的邻里矛盾,他总能凭他那根舌头,让双方满意。

        由于所里警务模式调整,接处警的工作异常辛苦,辖区情况也比较复杂,外地人较多,纠纷矛盾多,我经常因为警情多,在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心浮气躁,有时候面对群众更是无话可讲,而我看到他每次出警,每次处理警情、纠纷总是能保持冷静,对待群众保持耐心。

        我向他讨教,为什么你出警总是这么能讲,几句话就把事情搞定?他只是平静地告诉我,并不是他舌头好,只是他更能听,更能换位思考。群众既然报警,肯定是心里有所需,我们只有秉着服务的态度,为他们找想,无论事情最终能否很好解决,群众的内心才会温暖,他们也就会理解我们。

        原来好舌头的前提,更需要两只好耳朵,一颗好耐心。

        *派出所“好舌头”的名字叫*,一位普通的接处警民警。

        “好双腿”

        在我半年的社区工作中,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做社区工作,要腿勤,脚勤,要走下去。在我们所里,有一个人就是这么走着,一走走了*年。

        派出所的辖区以“城中村”为主,而“城中村”里有很多外来人口,治安环境复杂。他靠双腿,一间间地走下去,登记流动人口、办理临时居住证,一步一步去了解辖区内的村居情况。每当医疗事故发生,他要努力协调医院与病患的关系,防止从事态演变,造成严重后果。

        *年来,他做的是小事,管理消防、办理办理临时居住证、负责村里治保等等,但是正是这些小事,让治安环境慢慢地变好。

        从警*年,他的双腿一直没有停歇,因为在他的字典里,公安的工作是“走出来的”,是没有停下脚步的。

        *派出所“好双腿”的名字叫陈允俊,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警察的颜色
  • 下一篇: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