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支队积极探索城区道路交通“网格化”管理 缓堵保畅成效显著
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是人民群众热议的话题,也是交警部门的管理难点。为有力推进“五城联创”工作的开展,用实际行动迎接省第八届旅发大会在我市召开,同时为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勤务模式,改进工作思路,对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实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层层落实责任。新的勤务模式启动以来,市中心城区明湖路*师院门口路段一改以前车辆乱停乱放的旧貌;*高架桥上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高峰时段就出现拥堵,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交通秩序井然。
道路交通“两难”催生新的勤务机制 随着*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增长的速度也突飞猛进。据统计,截至****年*月,*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万辆、年新增机动车*.*万余辆,车辆的日益增加所产生的大量交通需求与有限的道路交通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加,行车难、停车难等交通问题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为缓解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两难”问题,直属一大队经过广泛实地调研,提出了警力向一线转移,实行网格化勤务机制,并落实路段承包责任机制。 民警和协勤员要对自己的“责任区”负责 “网格化勤务机制”,即各中队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调查研究,将自己的辖区分成若干个路段、网格区块。比如,大队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四中队辖区路段路口比较复杂、交通管理任务繁重的,就可以把网络区块画小一点,反之则大一点,然后在每一个区块安排固定的警力负责管理。而“路段承包责任机制”则是在网格区块划分完成后,将区块里的交通管理任务、责任及成效与民警、协勤员进行捆绑。包秩序、包畅通、包协调、包事故,就是民警和协勤员对自己承包的路段、区块所要担负的责任。同时,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大队还实行了大队领导包中队、中队领导包民警、民警包协勤员的层层承包责任制。 新的勤务机制让道路交通旧貌换新颜 小货车、“黑”面的、电三轮乱停乱放,一度是明湖路水城县四小门口、开往玉舍方向的车辆发车点、*师院门口等路段的突出问题。如今,这些路段以往乱停乱放的现象已大有改观,被清理出来的路面既宽阔又整洁。这一重大改变完全得益于大队网格化勤务机制和路段承包责任机制的实施。 “以前,高峰时段我们根本不愿意搭乘客上凤凰山,因为*高架桥上总是堵车。现在不同了,基本不会出现堵车现象。”送乘客上凤凰新区的的士司机杨师傅如是说。 自从大队实行新的勤务机制后,凤凰山中队充分调动了民警和协勤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家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点子,力保各自区块内的道路畅通。负责*高架桥至钟山电力公司区块的中队民警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上下班高峰期,对从钟山电力公司往*高架桥方向行驶的车辆进行分流,减少*高架桥的车流压力,从而让*高架桥拥堵缓行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每一个网格、每一个区块就像一块责任田,这个区块的交通状况怎么样,就得完全靠我们的民警自己去管理。”中队长秦兴耘说,新勤务机制的实施让每一名交警对自己的区块更加熟悉,处理事故和协调工作更加快捷。 *中队和*中队取得的成效只是直属一大队实行新的勤务机制以来的一个缩影。目前,直属一大队各中队都在把各自辖区的道路交通网格化管理向更加精细化推进,进一步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平安、和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