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夜半醒来,四下都是眠。
昨晚收拾去西塘的物品,总觉得心意不定。无端的一念间,蓦然凝神:已经是四月了,应该去海宁,绕道看看徐志摩墓。
编过《徐志摩散文全集》,想为他挽住一片云彩。他和林徽因的英伦之恋,世间留下了风流不羁的评鉴。然而他的内心,正好相反。他想寻一份爱恋,终生互暖。后来与陆小曼成家,为了她的开心,到处兼课,应付家用的高涨。他狂而不傲,边缘清晰,处世过分简单,不是中国传统喜欢的那种浑圆。
才与情是天然的大敌,才为情所累,情为才所毁,比比皆是。徐志摩情舟所系,无论林徽因陆小曼,都是才女。他想与她们的才华结婚,撑一只长篙,驶向满天的星辉。然而现实是坚硬的,幻想总会揉碎在浮藻间。如林徽因所说:“徐志摩当初爱上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要说徐志摩一生的败笔,恐怕是对张幼仪的偏见。他鄙视她为“乡下土包子”,相遇林徽因后飞快与她离婚。离婚后的张幼仪完全换了一个人,仿佛带走了徐志摩的几分诗心。她形容自己是“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这样的写内心,赋比兴俱在,甚至糅合了现代派的转喻,烟火之人哪里讲得出来?后来她游学德国,回到上海又创办云裳服装公司,襄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主持国家社会党的财务。更令人惊叹的是,她还为徐志摩出版了最全的文集!
晚年的张幼仪淡淡总结:徐志摩一生中遇到的女性里,“说不定我最爱她。”这是个大气的女人,10多岁时,家人把徐志摩的照片给她看,问她以后愿不愿嫁。她一眼看过,轻轻地说:“我没有意见。”这句“没有意见”,竟贯穿了她的生命。
四月是鲜艳的,红红绿绿浓的化不开。四月又是短暂的,风雨飘飘处处落花过眼。深情送别的一切永远不会忘怀,因为那不是分离,是另一种相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