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小警轶事

    时间:2015年08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陌生的电话

        某夏日午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来到辖区派出所户籍窗口,拿出一叠厚厚的、有些褶皱的纸质资料,“小伙子,补办个户口。”老人语气和缓,但掷地有声,我一一核对了资料后,发现差一份村委会证明材料,老婆婆看着我一言不发,有些急了,倾斜着身子向我询问。“老婆婆,你提供的资料很完整,差的那份材料我通知村支书来补一个,你年龄大了走路不方面,这里是我的警民联系卡,以后有什么事就打电话,就当我是你的‘亲戚’”。

        在后面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不断接到一些陌生电话,打架说情的、交通违章扣分开后门的、找关系进学校的、想办低保的等等,真让我“夜不能寐”。

        所有这些电话都来自一个村里。最后,我忍不住问了原因,终于知道了答案:“李婆婆说你是她亲戚,有什么事情找你就可以了。”我不禁莞尔。

        “假记者”

        在警队里,政工宣传民警可谓半个记者。某日,一位患者因抢救无效去世,家属到医院理论,把医院围得水泄不通,要求给个说法,局里通知民警现场摄像。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弄得不好现场摄像会激发群众情绪,我只能穿便服秘密潜入群众中去,藏在一个角落里拍摄,固定现场证据。但是运气不好,被当场“揪”出来了,让我交出磁带,不然不让我离开,为了确保“人机”安全,我急中生智,大吼一声,“我是电视台记者,是来曝光的!”然后就给群众讲解摄像是保护现场资料,防止一些不法分子混入群众中闹事,制造事端,录像资料可以保护大家,此话一说,可想群众的反应,大家很配合我的拍摄工作。最后,当事人和医院和解了,而我这个“假记者”却差点成了“人质”。

        相亲记

        都说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如今快三十了,我却仍是孤家寡人,相亲便成了家常便饭。

        某日,我和一名女教师约定下午*点德克士门口见面,我怀着无比期待,提前十分钟到达约定地点。女孩子也很准时,但不是一个人赴约,两个女孩子穿着简单,素雅如花。见面后,大家相互寒暄后便开始进入正题,询问家庭情况、经济收入、房产情况等,这些还能应付,一一对答如流,可后面一些话把我问住了。当我自我介绍在办公室做宣传一类的工作时,女孩眼中充满了怀疑:“你是文职还是正式民警呢?”

        我汗颜,也许是没穿制服吧,女孩怀疑很正常。“你做文字工作就是文职吧!”女孩语气很坚定,“文职和协勤差不多吧,工资不高吧?”还没等我辩解,女孩已经说了一长串,语气中充满着戏谑。这是一次不超过十分钟的约会,我总共没说超过100个字。回去后我总结了此次教训:谈恋爱不一定穿制服,但相亲一定要穿制服,以验明“正身”。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激励我写作
  • 下一篇:致我心目中的人民警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