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构建和谐交通、和谐警队、和谐警民的思考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我国传统的“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为贵”的思想就是和谐理念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描绘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为我国传统的和谐理念注入了新的内容。这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因此,当前交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善于运用和谐理念指导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交通、和谐警队、和谐警民关系工作中的作用。
一、和谐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一元化的思想引领整合多种思想倾向。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定,这种目标能否得到交通民警的普遍认同,在交警队伍中形成一种共同理想信念,并成为上下一致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
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形成了经济成份、经济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多样、多元、多变化。交警队伍作为执法服务不可或缺的一个社会细胞,民警的思想也必然会是多样、多元、多变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形势,交警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通过科学理念的灌输来统一思想认识,从而达到在各种矛盾和思潮交叉多变条件下凝聚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思想,指挥就对头,行动就正确。反之,就要出现挫折、失误或失败。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不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民警的头脑。教育民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保障安全”的执法理念。引导民警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增强民警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制意识,使全体民警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焕发昂扬正气、威武锐气,变精神为物质,把科学发展的理论,和谐社会的理念转化为推进交通安全管理,回应人民群众和谐平安幸福新期待的巨大物质力量。
二、和谐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队伍内部的重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前,交警队伍内部人际关系的主流呈现出健康融洽、警令畅通、协调配合、和谐密切的大好局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苗头。一是基层中队内部、辖区之间团结协作精神不够;二是少数民警受社会上“不给好处不办事”等错误思想影响,上下级之间出现了“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三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复杂的成份和成长环境、文化素质、工作经历的差异,形成人际关系的差异;四是极少数民警群众感情冷漠,与群众想不到一处、凑不到一起。凡此这些问题与建设和谐警队,营造和谐警民关系是相违背的。因此,在构建和谐警队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振奋精神、保护公平、弘扬正义、建设诚信、和谐相处上。
一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打牢密切内部关系的思想基础。要把行业性质宗旨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团队精神教育作为构建和谐警队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真正使和谐文明、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入脑入心,付诸行动,变广大民警忠实履职,完成任务的思想动力。
二是提高民主生活质量,发挥民警参与、监督、管理作用。对入党、评先、晋级、升职等敏感问题,坚持做到注重群众公论,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忌亲亲疏疏、暗厢操作。对制订制度规范和民警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广泛酝酿讨论,或公布公开,切忌闭门造车,主观臆断和藏藏掖掖。让民警充分享有议事权、知情权。
三要建立健全带动机制,发挥基层队伍领导表率作用。基层领导在履职中,要牢固树立以情感人,服务基层的思想,为一线、为基层民警排忧解难。在处理事关民警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坚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坚持群众路线,不搞亲疏远近,不搞厚此薄彼,以实际行动取信基层、取信民警。要坚持做求真务实的示范者、热情服务的带头者、廉洁公正的先行者,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培养交警队伍充当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三、和谐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构筑民警多层次教育平台提供多样化精神需求。
“人聚一百、形形色色”。在和谐社会里,人们受民族、性别、年龄、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在思想和行动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民警对精神文化需求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存在着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民警的思想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此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延用“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稿一张嘴”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民警求新、求活、求知、求乐多形式和高品位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构建和谐警队中,积极探索满足民警多样化多层次思想精神文明的新方式。
一是选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如信息化、心理学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是积极营造思想教育和良好氛围。要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则,大力开展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民警喜闻乐见的活动,既要“走出去”,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考察,使队伍感受体验改革开放的前沿信息,从中受到教育;也要“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报告,传递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信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三是建立必要的心理教育、疏导机制。长期超负苛的工作强度和执法环境的压抑,交通民警的身心健康遭受常人不曾体验的影响和困惑。因此开展创办“心理咨询”、“问答咨询”、“网上谈心”、“难题会诊”、“学习交流”活动,让民警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渲泄,心理积淀得到理想的释放,心理矛盾得到及时的化解。
四是发挥民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改变“领导说教”、“你讲我听”的被动式教育方法,发挥基层民警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演讲式的方法,充分调动民警的参与热情,拉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达到上下受启发,人人受教育的目的,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群众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实和发展。
四、和谐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执法为民的思想。
“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坚持贯彻执法为民的思想,落实规范执法、依法办事的要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关键在严之有据,严之有度。
一要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教育、引导和谐管理、服务。协调处理内外关系和各种矛盾,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要严格纪律建设的核心地位。对交通民警的执法服务行为,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严格教育,培养民警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以人为本,规范执法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使民警们养成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良好习惯,不折不扣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忠于国家法律;通过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督促改进,逐步提高民警的思想、作风和纪律素质。
三要严格绩效考核奖惩制度。考核,是促进平衡的重要措施,奖惩是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各项工作,事前要有标准,事中要有检查督促,事后要有考核奖惩。对模范执勤、规范执法、尽职履责,为交通安全管理服务上水平做出了贡献的,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奖励;对违规执法,消极怠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影响队伍形象的要严肃处理。总之,要坚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把严格要求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从而构建一支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动的和谐交警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