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管理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芳草地,公安交警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认真治理学校周边道路,确保良好交通环境,确保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是成为当前交通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之一。
通过一年的调查和分析,浅谈一下自己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整治校园周边秩序、构建安全出行通道。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摆到重要位置,把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中心工作抓好落实。成立由政府牵头,公安、教育、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短期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局面。严格落实责任措施,对学校门前道路建设规划不合理、车辆违章停放、占道经营引发交通拥堵的要彻底清理整顿,净化校园周边道路环境。
(二)主管部门尽心竭力、增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而增强学生社会实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本。学校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课程计划,联合交警部门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交通安全宣传手册,让交通安全书本走进课堂、深入书包。开展寓教于乐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如安全知识有奖竞猜、绘画、征文比赛等。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创办校园安全宣传橱窗,在学校走廊、墙壁等地方涂刷永久性宣传标语,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三)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安全意识常驻心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养成习惯,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言传身教,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行车走路方面的自我保护教育。教导孩子在外出或上学、放学时,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等。带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特别是在学生寒暑假期间,家长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放假了往往容易把老师在校的忠告抛之脑后,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启迪和教育,发现问题要及时批评指正。与此同时,要做好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及时知晓学校对学生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新要求,积极配合学校抓好日常教育管理,让交通安全意识从小扎根在孩子心中。
总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相信通过长期的交通安全教育,一定会提高中小学生自我防范的能力,让孩子们远离交通事故,让安全时刻伴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