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如何加强“三基”工程建设工作

    时间:2009年12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是实现“三基”工程建设阶段性任务目标、体现社会成效的决战之年。各级公安机关都要加大力度推进决战之年的“三基”工程建设,并保质保量地将“三基”工程建设完成好,使之转化为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的成果,让社会共享平安,如何开展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的工作,为此,我们来探讨以一下如何做好哪些工作。

        一、以提高民警综合素质为核心,切实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新的形势对公安交警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熟练的业务技能、丰富的法律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在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出贡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实抓好。

        (一)以党员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班子建设。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是一个集体是否能够有效工作及其是否能产生效益或效能的前提。可以说基层领导班子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核心,而党员干警则又是领导班子这个核心中的核心这应此从这点上说,各级基层公安部门应该以党员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强队伍班子建设。而且要以选好、用好、管严为目标,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健全组织、配强班子、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活力上下功夫。加大干部任前公示,未位调整,交流任职,离任审计等举措的力度,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对基层干部使用、考核、任命和热点岗位,权力部门的干部交流上,发挥好各级领导示范表率作用,铸造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廉政勤政的领导班子,发挥每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政治建设为要点,确实要抓好基本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基层,贴近民警,贴近实际,真正发挥“生命线”的作用,激发调动广大公安交警奋发有为、办事一流的精神状态,要以基本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为重要内容,强化全体民警的公安交警基础理论课,革命传统教育课,民警行为规范课,新知识学习培训课,使民警切实树立起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清正廉洁的思想观念,真正解决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和遵循规范问题,真正解决为谁工作、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动机与目的问题,解决业务能力差、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以财物倾斜为重点,切实要抓好保障建设。要坚持财力向基层中队倾斜的指导思想,加强警务装备保障力度,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改善基层办公用房资金,保证提高基层装备添置的资金,保证基层公用经费资金,保证民警福利待遇资金,配齐配足基层警务设备,改善基层办公环境条件,真正把基层的基础夯实筑牢,把基层建设成为反应快、处置快、控得住、有战斗力的集体。

        二、以强化基层保障为重点,切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管理执法工作要求相对简单,一些民警往往陷入以罚代法的误区,导致民警的法制意识、执法质量不高,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影响警民关系,群众反映较强烈。从“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各级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实抓好。

        (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警、以法治队的长效管理机制。各级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程序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车辆管理等级评定办法》等等,不断加强民警有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能技巧的实战性培训,着力体现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强化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培训,改变过去内容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培训效果不明显的培训方式,使每位民警在日常执法活动中能够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规范执法执勤行为,确保执法公平、公正。

        (二)建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制度设置上,力戒文牍式的“花瓶”做法,切实解决“稀拉松”、“脏乱差”、“冷横硬”突出问题,注重做到调查研究与有效实践相结合,超前引导与跟踪督导相结合,权力制衡与责任追究相结合。要改变过去管理过于“简、软、短”的办法,力求经常检查督促,经常讲评提醒,形成严格管理,管理持久,管理经常的格局。各项制度不适宜的该重新修订要重新修订,该完善的要完善,逐步实现制度管理规范、队伍管理规范、服务工作规范、执法行为规范、警务活动规范。

        (三)切实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从民警自身做起,具体事情抓起,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起,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安交警工作的新变化,队伍的新变化,必须为民解忧。在具体执法活动中,做到善待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讲究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切实抓好队伍长效考评机制的建立健全考核。严格落实民警岗位责任制和各级领导负责制,科学建立岗位考核机制,把争创一流作为检验部门工作的领导能力的标尺,建立科学绩效考评机制,奖惩挂钩,激发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要具体分解每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指标,在任务设置上要合理,具有奖惩的激励性,如每位路面执勤民警上路执勤时间、查纠违法工作量、执法质量如何;交通事故处理每位民警的接处警次数,案件法律文书制作质量和执法办案质量;各中队防范事故工作如何,都尽可能用辖区的交通安全情况来考评衡量。这样便于各部门的相互监督,履行好各自职责,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比一级,一级管好一级的比学赶帮格局。同时要抓好执法办案,办事环节监督,防止路面执勤凭感情开罚单,事故处理办“人情案”、“油水案”、“糊涂案”,对容易发生违法违纪热门的岗位和执法环节要完善监督制约措施,有效预防和遏制民警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三、以提高交通管理能力为抓手,切实创优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管理是否具有较高的水平,可以说是基层工作的宗旨。基层交通管理能力的提高,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把交通秩序管理和服务于一体,建立点、线、面网络化管控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杜绝特大事故发生,实现良性发展。在这里,重点要抓好城市道路疏堵保畅工作,确保国省道安全畅通,不断将交通管理的触角向农村道路延伸,实现协调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几点落实。

        (一)以加强事故预防为中心,到未雨绸缪、标本兼治。用严密有效的措施做好事先预警,转变传统基础的人海战术、经验管理、事后堵漏的工作理念,促进道路交通安全互动局面的形成。不断完善“政府领导、部门互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在事先预警方面,要做到立足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安全措施的落实,责任到单位、责任到领导、责任到民警,层层落实。

        (二)开展周期性和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实现交通秩序和安全状况发生根本性好转。在周期性上,如春运、黄金周、夏季冬季专项整治活动,未雨绸缪,早安排、早部署,不断丰富常规性工作新的内容,丰富新的举措。在针对性上,要认真调研,及时捕捉交通安全隐患,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如开展“打击无牌证、挪套号牌、假牌假证、非法拼装报废车辆专项整治”,开展“超载、超速专项整治”、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开展“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理”活动、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

        (三)对事故“黑点”及多发路段进行适时排查。充分发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属于政府行为的,应及时报告;属于企业的,要及时下发“隐患整改建议或通知书”;属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要加强协调、配合,确定专项基金进行改造;属于教育部门的,要列入学校晋级考核考评内容;属于客货运单位的,要完善相关安全责任制和应急救援机制,从源头上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属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要严密规范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加大驾驶员的跟踪监督,严把驾驶人考试质量关,最大限度预防事故发生。

        (四)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模式、积极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不断用广泛持久的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推动现代道路交通的文明与和谐。以开展交通安全“五进”活动入手,围绕“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主题,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通行规定、处罚规定的宣传重点,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各种便民措施的延伸,吸引更多公众来参与,为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创造安全的交通环境,提高群众的交通文明素质,使“五进”活动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使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

        四、以提升道路管理水平为出发点,切实强化科技投入

        各级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建设列为长远发展规划,切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因此要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有步骤地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整合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一)加强科技“软”建设。在“软件”建设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在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实施科学管理。比如车辆和驾驶员管理,要严格执行《车辆管理等级评定办法》,尤其是二轮摩托车违法行为要纳入年检范围,确保日常业务正常有序开展。在违法处理方面,实行罚缴分离和告知程序;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化管理,建立交通事故月、季度、半年、年度分析及通报制度。

        (二)加强科技“硬”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应开源节流,科学论证,完善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电子监控网络。各级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要切实在各城区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设备,实行交通管理与治安管理的并轨联勤,为侦破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争抢第一时间,为科学调整交通流,合理调度警力,均衡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创造条件。

        (三)加强应用推广。要注重现代科技设施和科学技术,在路面执勤执法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加大对超速、超载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大力倡导提高各级公安交警查处交通违法证据采集率,将机动车的违法行为、交通违法处罚金额和记分情况等信息向机动车驾驶人或车主告知,要求他们按规定时间和要求自觉接受处罚,充分体现执勤执法透明度,实现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当前农村警务室建设之我见
  • 下一篇:浅谈交警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