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出租车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新城区的不断规划和扩大、人们的出行需要日益增长,我县出租车行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出租车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涉及出租车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也日益增多,对此广大群众反应较为强烈,普遍要求职能部门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出租车的交通行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了解的一些情况,对出租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多方面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出租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县出租车行业的主要运营模式是:车辆个人所有,由出租车公司进行统一管理,车主定期向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费用后,自负盈亏。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大多数出租车驾驶员都能够遵纪守法,文明行驶。但部分驾驶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法制意识、文明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我行我素,置法律和安全于不顾,交通违法行为屡有发生,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笔者对出租车的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五类:
(一)多拉快跑。对某些出租车驾驶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拉到尽可能多的乘客,他们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于不顾,不惜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在大街小巷内自由的“狂奔”。尤其是在夜间,上述违法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二)急停猛拐。出租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不可能一心一意的开车,而是在开车的同时,左顾右盼,密切注意着路边是否有招手打车的乘客。一旦“发现情况”,便迅速冲过去,紧急刹车或猛然调头,以防其他车辆把乘客“抢走”。
(三)争道抢行。虽然我县城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和交通流量日趋增大,但是这似乎对个别出租车驾驶员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见缝插针”、左钻右挤、走非机动车道、逆向行驶,运用其“娴熟”的驾驶技术,自由“穿梭”在拥挤的车流之中,险象环生。
(四)投机取巧。为了想方设法逃避交管部门的处罚,掩人耳目,个别出租车驾驶员“别出心裁”,或使用光盘、布条等物品遮挡号牌、或是故意污损、毁坏号牌,使交管部门无法准确识别,造成执法困难,违法车辆成了“漏网之鱼”。
(五)打时间差。个别出租车驾驶员非常善于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交警在时,规规矩矩;没有交警执勤时,胆大妄为。在无警时间和路段,个别出租车闯红灯、随意停车、掉头、超速行驶、逆向行驶、强超强会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屡出现,导致其交通事故多发,且多数占主要责任。
二、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笔者认为,应到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的法制和安全意识。
一是提高法制意识。广大出租车驾驶员大多驾驶经验较为丰富,驾龄相对较长。我们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发现,个别驾驶员并不是不知法、不懂法,而是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法制意识淡薄,态度不端正,故意不守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通过对他们开展法制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要在受到法律制裁之后,才凡幡然醒悟,最后落个“得不偿失”的后果。
二是提高安全意识。交管部门要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定期向出租车驾驶员通报全*、全省及全市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况,通过典型的事故案例,让出租车驾驶员真正认识到违法行驶尤其是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强超强会、争道抢行等严重违法行为易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把握好方向盘就是保握住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充分利用法律赋予交管部门的各项管理职能,保持对出租车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
一是高度重视,把对出租车的管理列为工作重点。出租车驾驶员人员构成复杂,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个别出租车驾驶员无理取闹、胡搅蛮缠、拒不承认违法事实、拦截不停,甚至与交警发生冲突的现象。长期以来,部分出租车驾驶员与交警形成了较强的对立情绪,导致了出租车不好管、交警懒得管的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对此,交管部门更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途径,下决心,下力度,迎难而上,全力规范出租车的交通行为,打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
二是双管齐下,在提高路面管控能力上下功夫。首先,交管部门要在警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现有警力资源,科学排兵布阵,改变旧的勤务模式,提高路面见警率和民警的管事率,对出租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执法,依法处罚。其次,还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加强对无警时间和无警路段的管理能力,防止违法驾驶员与交警“捉迷藏”、打时间差、逃避处罚,确保辖区不漏管、不失控。
三是明确重点,运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出租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体现在超速行驶、逆向行驶、违法停车、调头、强行超车、不在规定车道行驶、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违反标志标线等违法行为上。交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技的手段,加大查处力度。此外,针对不易当场进行处罚的违法行为,采取非现场处罚的方式,利用雷达测速仪、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科技装备锁定违法证据后,发放《违法通知单》,这样既提高了执勤民警的工作效率,又减少了由于证据不足而产生的争议。
(三)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对出租车的齐抓共管之势。对出租车的管理,仅靠交警部门一家的工作难以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交警部门作为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主动与社会各界协调联动,共同开展工作。一是要与出租车公司开展共建活动。明确公司负责人的责任,并在交警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本公司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加强对出租车交通行为的监督,发现问题后,记下车号和所属单位,或与交管部门取得联系,或通知出租车所属公司,予以通报批评,督促其整改;三是交管部门要通过与广大出租车驾驶员之间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的沟通和理解,消除误解,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为我县的构建文明和谐交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