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异地交叉执法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效应
为更扎实有效地做好机动车涉牌涉证专项整治和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推进奥运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各地交警都全力以赴开展整治农村交通违法行为和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统一行动,整治道路交通违法顽疾。本人试论从开展异地交叉执法行动,解决交警执法难问题的角度浅谈几点想法。
随着百年奥运的慢慢临近,全*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奥运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接连不断,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在加大,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是,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村公路,一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超员超载、报废车上路、无牌无证驾驶、农用车拉人载客、酒后驾驶等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给人民出行安全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一、究其原因,除部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外,与当地交警执法难有着一定关系。通过一线路面执勤民警的反映和走访调查,一致反映一些严重交通违法顽症不能得到有效查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做生意“老板”的车执法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期,部分民众的心态浮躁、道德观缺失,功利性突出。因此,一些生意“老板”自以为财大气粗,驾车时横行霸道,既不遵章守法,也不服从交警的指挥管理。凡是在当地有点经济实力的人都有车,这些大老板与一些执法领导关系密切,执勤民警不能罚款,不敢扣车,不得扣证,使这些人视交通法规于不顾,你要是罚我、扣我的车,我就告你的状,你能奈我何,搞得执勤民警有法难依。
2、对同行民警“三姑六婆、三朋四友”的车执法难。一些司机之所以知法犯法,敢于铤而走险,是因为和个别民警有关系,即使没有关系的也会千方百计拉上关系。一旦交通违法,被执勤民警发现打个电话也得放行,执勤民警长期在当地执法,谁都有个亲朋好友,不看僧面看佛面,同行讲情得给个面子,即使已经开了的罚款单,最后也只好作废,客观上助长了交通违法行为,阻碍了当地交通秩序的好转。
3、对当地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小车执法难。该类车主官儿大,司机腰杆粗,在执勤民警眼皮底下违法行驶,胳膊拧不过大腿,民警也是敢怒不敢言。不用说是罚款,闹不好还要恶人先告状,找你顶头上司你还得挨顿批评。时间长了,执勤民警也麻木了,都不想干那种“猫抓不到老鼠,却被老鼠倒着追”的难堪事情。
4、对某些单位特权车辆执法难。这些单位不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不是民警的同行,但也是执法部门。交通违法了,人家说是执行紧急任务,要证没有、扣车不行、罚款不交,轻则不听你交警那一套,重则出言不逊,嚣张无比。搞得交警憋气又窝火,却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交通违法者逍遥横行。据获悉,有相当一部分报废车是当地执法部门的车辆,或是执法人员自己买的车。
5、对特种车辆执法难。军队和武警部队的机动车管理权在其所在机构,执勤民警只能管理教育,无权处罚,这就使一些军车及特种车辆无视交通法律法规的存在,在路上公然违法行驶;违法拉响警报,闯红灯,横冲直闯等现象并不鲜见,法律法规在他们眼里只是一纸书文,执勤民警却敢怒不敢言。
二、如何解决执勤民警在当地执法难的问题,除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要加大整治力度,努力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素质外,本人认为眼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多采取异地交叉执法行动,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充分发挥执勤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事半功倍地严惩交通违法行为。异地交叉执法在不受地方区域制约,执法就不会缩手缩脚,不怕得罪地方的官方部门,执勤民警可驱除执勤民警害怕遭受报复的心理阴影,放开手脚、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2、有效挫败个别车主司机的优越感。特权车也好,关系车也罢,在当地能把事摆平,没有哪个交警不敢不给面子,遇到异地交叉执法民警,向人家提起谁也不会买你的帐了,只好接受处罚教育。开展异地执法行动,客观程度上会挫败这些司机的优越心理,让他们经济上受损失,在接受处罚中甘心去检讨自己的行为,提高依法行驶的自觉性。
3、有效刹住说人情风的现象。执行异地交叉执法能够有效地摆脱社会私人关系网的困扰,没有了人情执法、关系执法,没有了同一种交通违法出现多种不同处罚的结果。法律法规在任何交通违法者的面前,都具有同等的威慑力和制约性。个体老板违法要罚,部门官员违法要罚,亲朋好友违法要罚,老师同学违法要罚,熟人要罚,陌生人也要罚,法律在全社会公民当中是平等的,有利于净化执法环境,浇灭其嚣张气焰,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高交警在群众中的威信。
4、有利于解决当地交通管理存在的顽疾。对解决超员超载、报废车上路、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当地交警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异地执法行动有着更多的管理优势。可以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不顾上下左右的说情,依法处罚了也不会有人给穿小鞋,打击报复也难以实现,在依法从严查处中,这些交通顽症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5、能有效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对执法人员的干预。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针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上路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前督查后整治,集中整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然而一到基层具体实施,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梗,化作“润物细无声”。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各地都在推进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进程,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一部分车辆违法参与交通活动的“通行证”。实行异地交叉执法,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更好地消除“保护伞”下的许多交通安全隐患。
通过异地交叉执法活动的开展,将会有效杜绝人情风在交警执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解决当前一些交通管理的棘手问题,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始终保持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进一步树立公安交警公正严明、不循私情的交通安全使者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