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贴进”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贴近思想,把握民警思想脉搏。
在新的形势面前,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公安机关基层所队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既要在队伍的管理上 “约其行、束其心”,又要在思想上“塑其身”,“铸其魂”。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而引起民警们思想波动;社会信息渠道畅通,外界不良现象给队伍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民警切身利益相关的入党、晋职、晋衔、立功、奖励等, 如果处理不公、不正,将会引起基层民警们的思想大波动。
有一次在与民警聊天时,一名民警说:“上级领导到基层都是来去匆匆,能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吗?” 民警的话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没有主动把握民警的思想脉搏。必须放下架子,与民警同吃、同住、同娱乐、同办案、同训练,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深入到民警中去,这样民警们才愿意与你交流,才会把你视为兄长,才肯跟你说真心话。只有主动摸清民警们的思想情况,才能掌握民警们细小的思想变化,从中扑捉思想变化的信息。同时,还要要善于见微知著地分析预测,有的放矢地去解决好民警们的思想问题;要有超前的主见性,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信息”做出快速反映,变被动应付为超前预防。如我们很多民警想的更多的是劳逸结合怎么办,针对这一思想想法,我们主动大力开展警营文化活动,鼓励民警们各尽所能开展写警、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展体能练兵活动,有效地占领了民警们的思想阵地,活跃了警营文化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民警思想脉搏,民警们在队伍中的表现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才会把基层所队当成自己的家,心才能凝聚到这个大集体中来。
二、贴近生活,把握民警合理需求。
实践工作告诉我们,做好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戒经验主义,贴近民警们的生活实际。要从多方面了解民警们的生活爱好,喜欢看什么书,喜欢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生活喜好等,掌握民警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和突发变故,如父母工作、身体健康情况如何,是否下岗,经济是否困难等;要知道民警们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喜欢与何人来往等;在贴近民警们的生活时,我们必须注意在民警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波及到思想时,我们不能毫无针对性地去“堵”,而是要采取细心方法从思想上去教育、去疏导,把合理地“堵”与积极地“疏”结合起来,要放下架子,与民警平等交流,使民警们把我们看成是同志、兄弟、朋友。这样才能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提高互信度。也只有这样,民警们才会反应真实情况。同时也要从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关心民警的学习、生活进步,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达到了贴近生活的要求。一是要真实摸清民警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把握民警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二是要尊重基层民警们的人格尊严,努力培养民警的能力素质,发挥广大民警的能动作用,调动民警参与学习、值班备勤、训练的积极性,建立起和谐互动的思想政治沟通关系。三是要重视民警们的合理需求,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努力营造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的氛围。活跃了警营文化生活,使民警的人格得到尊重、聪明才智得到发挥,这样,民警们才有主人翁的感觉,才会主动积极参加队伍的各项建设。
三、贴近工作,把握民警发展志向。
“贴近”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既不能因为我们生活在基层,自认为熟悉基层所队、了解民警,凭经验就能做好,也不能靠搞几次训练,上几堂教学课就能奏效。贴近民警们的学习、训练和执法服务工作实际。日常的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岗位,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广阔舞台。当前,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承担着三大重要使命,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相当繁重,情况千变万化难以莫测,警情错综复杂,有时险象环生,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基层所队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围绕基层队伍的教育、训练、执法办案和服务群众及队伍日常管理和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贯穿于中心工作的全过程,为完成全年公安工作绩效目标任务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训练时领导带头,要与民警们一起摸爬滚打,充分叫响“跟我学”,抢险救灾中,大力喊响“跟我上”的口号,切忌“给我练”、“给我上”等命令语言。领导事事做在前,带头冲锋陷阵,将危险留给自己,将生存留给他人。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无形的带动。训练场上,要耐心、细致、手把手地教,帮助民警们一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实际行动贴近民警们的工作,以领导过硬的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民警们通过严格的训练,坚定他们爱警习武的志向,锻炼过硬的素质和品质。同时,民警们过硬素质和品质也是检验我们基层思想工作的成败与否的一把尺子。
总之,基层所队政治思想工作,要通过持之以恒地做到“三贴近”,以领导骨干的言传身教,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才能达到“塑其身”,“铸其魂”的目的,才能锻炼过硬的素质和品质,才能带出思想过硬、敢打硬仗的基层公安队伍,推动公安工作全面进步和又好又快地健康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