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社会治安乱点整治对策思考

    时间:2010年06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社会治安乱点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区域性、行业性治安突出问题,如黄、赌、毒,黑恶势力等形成或出现治安乱点问题,是区域性、社会性、源头性等诸多复杂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治安是极其重要的民生问题。如果“两抢”犯罪频发,黑恶势力横行,黄赌毒等治安秩序混乱,人心难以安定,平安难以保障,民生无从谈起。社会治安乱点在某一区域形成后,将严重影响当地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今年*月**日,公安部部长**在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针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治安复杂的村(居委会)、高发案地区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迅速行动,尽快扭转一些地区社会治安混乱的局面,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治安乱点形成的原因探析

        作为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城市扩展、拆迁、收入分配等社会矛盾,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压力严峻,一些人员一时无法找到工作,生活无处着落,极可能铤而走险;一些黑恶势力也趁经济困难涉足资本市场、插手经济纠纷、暴力追讨债务等,社会危害性增大;原有突出治安问题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极有可能放大社会效应,影响群众安全感。

        (一)一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地区社会管理滞后、公共服务缺失、基础工作薄弱、隐患漏洞显现,是形成乱点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二)重点部位人口居住杂乱,流动量大、治安混乱发案较多,流动人口、出租房屋集中的城中村管理困难,公共娱乐场所、小旅店、美发厅等黄赌毒滋生蔓延形成乱点。

        (三)人民的生活质量的高,很大程度改进了人民的生活模式,“白天工作养家,夜间消费放松”的生活方式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大量的生活消费及休闲娱乐场所,且营业时间也大都以夜间为主要营业时段,造成此类场所人员相对集中密集的局面,因此在客观上加重了夜间治安环境的复杂性。一些地区聚集几十家以上的美容店,拉客招嫖为主业,有的以街头赌博,做庄抽头为利,有的收取市场保护费,称霸一方,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群众四处信访要求铲除。

        二、治安乱点整治时需形成的共识

        社会乱点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环境,对此,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早遏制这些治安消极因素,更好地回应民生对治安的诉求,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一)未雨绸缪,组织保障有力。要把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作为治安工作中心,坚持以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方式抓好落实。首选是制定方案。通过专题召开治安问题整治工作分析会,制定明确有效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整治工作。明确目标。把查禁“黄、赌、毒”及场所整治作为社会治安整治的重点,将部分区域和场所作为治安乱点来管理,也作为争创群众满意、改变治安面貌、确保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的一项重要载体。将乱点整治工作开展在蔓延之前,扩大情报搜集分析体系,决策者应抓住苗头治安问题,迅速开展排摸、构建整治体系框架,完善警力跟着警情走。

        (二)多措并举,严查严打严管严治到位。对重点场所区域严查游戏机赌博活动,严打色情卖淫嫖娼行为,严控黑恶势力欺行霸市突出重点,精确打击。加强治安检查,对沿街美容店的从业人员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进行登记,详细核对身份及前科劣迹情况,分别予以标注;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无证美容店通报给工商部门,由其进行取缔;对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从严查处。严管涉毒娱乐场所。积极开展场所业主及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禁毒防毒的意识;加强对场所的日常巡查,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对涉毒娱乐场所一律从严查处。广泛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注意收集涉黑涉恶人员线索,作为严打整治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将打黑除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

        (三)防控一体,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整治实效。在认真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注重打防结合,把专项行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发现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确保长效管理。一是抓好研判分析。定期通报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调动各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总结整治”黄、赌、毒”工作的经验得失,努力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积极研究落实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措施,确保工作持续有力。抓好协作配合,民警每周上报情报信息,加强对棋牌室、旅馆业尤其是电子游戏室等易滋生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坚决铲除赌博违法活动滋生的土壤,对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严管严打态势;加大对洗浴中心、娱乐场所的等治安情况复杂场所的治安检查力度,主动寻找涉黄涉毒线索,严厉打击。抓好情报信息收集,及时发现和查证”黄、赌、毒”案件的违法犯罪线索。抓好宣传发动。责任民警加强对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认真宣讲《治安管理处罚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场所行业自律监督小组的作用,促使各场所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同时,在宣传中,该所还把普及性宣传和对重点人的宣传结合起来,将外来流动人口纳入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形成全社会参与打击”黄、赌、毒”的浓厚氛围。

        三、治安乱点整治的长效机制建设

        社会乱点是一种对社会危害极为严重的犯罪形式,不仅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严重妨碍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乱点不除,社会不稳,百姓不宁。因此,整治乱点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必把整治乱点作为积极回应民生需求的重要方面,列入整治目标计划,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整治行动向纵深发展。

        (一)狠抓公安基础和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整治乱点的动力源泉。乱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立足长远。因此,要遏制乱点的发展蔓延,严厉打击其违法犯罪活动,应当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方式,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基础工作,强化队伍建设,建立社会综合打防体系。一要通过做实做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发现掌控能力。要通过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滚动排查工作机制,着力推进排查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排查整治工作经常化、常态化,不断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出现反复。充分依托巡逻、社区、治安、内保防控网络,加强人、地、事、物和组织的动态控制管理,加强各类人员的动态掌控,及时综合情况,掌握动向,实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的工作目标。同时,加强对乱点团伙的调查,通过走访、座谈、询问等方式,做到日常掌控与重点调查相结合。要善于从群众举报、来信来访、行业信息、情报线索、案件深挖中发现问题,掌握情报信息。对排查掌握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要认真进行梳理分析,深入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措施,限期整治、限期解决。要强化治安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同时,要不断通过业务培训、技能培训等基本功训练,着力提升专业民警的实战能力,以适应整治恶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构建完善整体作战工作机制,提升打黑除恶的打击效果。整治乱点不是单独哪一个警种、哪一个部门的工作,只有相关部门整体联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整治治安乱点的主力军,公安机关要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抓好公安机关内部各警种整体联动。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适时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刑侦、治安、巡警、交警等部门要发挥其情况熟、战线短、出动快的优势,积极参与整治斗争,另外要抓好公安机关与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的整体联动,建立相应的会商机制,加强情报的相互沟通。必要时会同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清查,取缔关闭了无证经营店铺,减少单一作战的弊端,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高度重视责任倒查追究工作,强化整治乱点的舆论氛围。基层公安机关要结合工作实际,落实整治成果,结合场所管理实施办法及流动人口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治安乱点地区的日常管理检查力度,并与场所、行业经营人员签订治安责任书,确定了具体责任,纳入责任考核中。从有利于治安整治、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出发,寻求对策大胆创新,使辖区的治安面貌得到根本有效治理,同时通过各级舆论媒体的宣传,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形成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大整治的强大声势,以及对乱点整治的合围之势。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论新时期如何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 下一篇:新时期创新党建工作之我见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