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纪实
“现在我一看到警察就感觉特别亲!他们不仅给我们发放警民联系卡,天天开着巡逻车围着我们的社区转,如果遇上什么发案还及时地把警方提示贴到我们家的防盗门上……”近日,居住在*县城平安小区的*大妈拉着记者的手,不停地念叨着*县警察的好。
*大妈的反映,正是*县警民关系日益融洽和谐的一个缩影。去年“三项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县公安局把强化大局意识,履行公安职能,保障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作为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切入点,着力打造法制型、服务型、民生型“三型”警察,破解警民关系难题,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谱写了一曲警民和谐的生动乐曲。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活动中,*县公安局开展了“破小案、积平安,办小事、赢民心”活动,做到“大案要破”,“小案亦要破”,把打击的重点集中指向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上。去年冬天,针对农村地区盗窃生猪案件高发的态势,该局成立专案组强力攻坚,成功打掉一个*人盗窃生猪团伙,破获案件**起。今年*月,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经近一年的持续追逃,该局将打伤聋哑人的*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今年*月,该局又打掉一个盗窃电动车、摩托车团伙,破获案件**起,并及时将追缴的电动车、摩托车返还给失主,收到了他们的普遍欢迎。
无案胜于破案,维安重在防范。在倡导“有案就破”的同时,*县公安局还提出了“破案件,更要防案件”的口号,大力构建城乡治安防控“一体化”体系。在城区,他们设置了**个巡控卡点,由交警大队和城关派出所搭配分组,配备必要的警械及防护设备,主要对可疑人员实施盘查,对可疑车辆和物品进行检查,对现行犯罪进行堵截。在农村,在不断提升见警率,组织力量整体防范的同时,结合治安形势和案发特点,及时发放警方提示,提醒辖区群众提高防范意识。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局辖区未发生一起命案,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也分别同比下降**%、**% ,特别是“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数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
民生是最大的警务。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活动中,内邱县公安局在全面落实《服务发展便民利民**条措施》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全力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首先,在户政外事大厅开展了“延时服务”,户籍民警每天上午提前半小时上班,下午推迟半小时下班,并随时为群众“预约服务”。其次,在各派出所开展了“送证到户”服务,所有新办理的二代身份证一律由责任区民警送证到各户,并以此增加民警的熟知率,了解社情民意,调解民间矛盾纠纷。再次,建立流动警务室,定期深入到辖区各村,上门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办理简单治安案件,调解矛盾纠纷,进行法律宣传或治安预警等。此外,开通“网上警务室”,辖区群众无论是“足不出户”或在千里之外,都可随时通过互联网报警求助、进行咨询。
警民关系只有和谐互动,才能形成良好局面。为此,*县公安局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与群众交朋友,耐心倾听群众的呼声。首先,在县电视台开办了《警方时空》栏目,搭建了一个警民互动平台,已成功播出**期***次。其次,深入推进“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要求所有民警每月抽出三天时间,其中社区民警要确保每周三天时间,走访辖区群众、重点单位、重点部门,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苗头,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此外,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警信访案件发生,该局还制定了案件回访制度,虚心接受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无论是送证到户服务,还是案件回访制度,表面上是方便了群众、化解了一起纠纷、办了一桩好事,其实质是警民之间的一组互动、心灵上的一次沟通、鱼水情的一种升华。我相信,有了这种互动、沟通、升华,我们*公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从而为维护*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采访的最后,*县公安局局长**如是向记者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