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0年07月0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方面总体情况令人满意,警民关系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社会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交通民警的要求越来越高,警民关系中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成为基层公安交管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交管工作实际,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仅供大家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感,筑牢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

        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要对警民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警察与群众本来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两个成员,是一家人,是鱼水关系,而不是对立的两个群体。执法者与执法对象之间是平等的两个主体,切不可以管人者自居,潜意识里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更不能有特权思想,否则,就会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就容易形成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作为公安交管部门,相对于其他警种,交警在执法时面临的对象更广,违法行为的主观恶性要轻,因此,在执法过程中,更要注重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严打。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交警还要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服务与管理并重,管理者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换来群众的满意,才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其次,要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对于公安交管部门来说,也是新形势下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加强服务管理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要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目标,把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切实提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能力。

        二、加强规范执法,改进工作作风,力求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规范执法行为,是依照标准规范在执行法律过程中的动态表现。执法行为规范不规范,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影响到警民关系。在规范执法的同时,要大力改善工作作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是人性化执法的具体体现。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是通过服务、教育、感化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而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一线交警在执法中,如果充分尊重管理对象,树立“亲民、为民、爱民”意识,必将有利于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亲民、为民、爱民”形象。反之,就会激化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对立面,将公安交管工作置于社会各种矛盾的风口浪尖,影响和谐的警民关系。

        三、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交警的工作面向社会,直接与各行各业、各阶层人民群众打交道。我们的工作要充满热情,“冷、硬、横、推”,执法粗暴,很容易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要始终以群众需求为牵引,改革公安交管行政工作,创造并推出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真正把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完善交管、车驾管服务功能,加快推进车驾管工作社会化网络服务建设,真正把这项工作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四、增强宣传针对性,正确面对、引导舆情,不断为警民关系注入和谐元素

        在平时的宣传工作中,要加强正面宣传,有针对性地进行润滑警民关系宣传。依托媒体,加强双赢合作,大力宣传公安交管工作取得的成就,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进一步改观,宣传执法理念与服务措施的更新与落实,宣传基层交警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弘扬正气、鼓舞士气,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公安交管部门和交警“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具体措施、实践和成果,让群众更多、更直接地体会到公安交警为道路交通安全、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工作、在努力、在奉献,从而树立公安交警的亲民形象,进一步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营造警民共建共享和谐的浓厚氛围,做到警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贡献。

        五、以警为本,加强和谐警营建设,奠定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石

        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仅要注重警民之间的和谐,还要注重警营内部的和谐。要把构建和谐警营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石,以警为本,加强和谐警营建设,不断激发公安交管队伍的群体工作激情和活力。从优待警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上、生活上,而是要真正扩展到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制定科学的警力配置标准,进一步完善向基层倾斜、向一线民警倾斜的表彰奖励机制。加大基层营房建设力度,改善民警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后勤综合保障,为一线民警增配安全防护装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关心民警个人、家庭生活,想方设法解决民警后顾之忧。积极发挥引导、疏导和辅导作用,加强民警队伍沟通,缓解民警心理压力,消除队伍中不和谐的音符,全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友爱氛围,确保民警身心愉悦、激情满怀地投入到交通管理工作中。

        总之,既要坚持严格、公正执法,又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不断提高民警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看守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 下一篇: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着力提高队伍素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