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计划总结 >> 浏览公安
  • 县公安局关于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工作方案

    时间:2010年08月0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社区和农村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细胞。为建立和完善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我局“三基”工程建设,根据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局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实现执法为民为根本任务,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立足辖区,依靠群众,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警民携手、共保平安,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机制,为推进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07年我局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工作目标是:继承和创新近年来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推进新形势下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规范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运作模式和考评机制,积极推动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努力开创我局派出所基础工作新的局面。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县局成立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敏建任组长,副局长刘祥富任副组长,治安大队、指挥中心、政工科、户政科、通讯科、后勤装备科及各分局、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并在治安大队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治安大队长黄信有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

        四、工作措施

        (一)严格“六个统一”,明确“五项职责”,全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规范化建设。

        在城区,原则上以社区为单位设立社区警务室,在农村,可以1个或多个行政村划分为1个责任区,设立农村责任区警务室,警务室尽可能与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相邻。要迅速在社区、农村、工业园区、校园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展开新型警务室示范建设,及时总结推广示范经验和做法。要求在硬件建设上高标准、高起点,在软件建设上高标准、高要求,真正把警务室建设成为一个硬件设施齐全、规章制度完善、治安防控有效、信息化建设超前、服务群众规范的精品警务室。

        一要严格警务室建设的六个统一:统一装饰、统一编号、统一配置办公设施、统一警务公开内容、统一登记簿册、统一规章制度。设立的警务室,应统一悬挂“**派出所**警务室”的标志标牌;设立警民联系箱,公布社区和责任区民警的联系电话;设立夜间报警灯箱、民警去向指示牌、警务告知栏、警民联系卡片等,并结合实际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警用装备以及防护装备。

        二要明确社区和责任区民警主要承担的五项职责任务: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要确保警力下沉,选派政治素质强、业务精通的民警到警务室工作,将警务室打造成为联系群众高效服务的阵地、强化防范控制的阵地、打击犯罪的阵地、治安管理的阵地、消防监督的阵地、规范执法的阵地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

        (二)落实“两个制度”,推行“五种方式”,不断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运作模式。

        要以建立健全社区和农村勤务机制为重点,切实推动警力下沉到底,推动勤务方式由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由全时警务向实效警务转变,由坐堂办公向警务前移转变,要求民警把辖区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场所,每周确保不少于20小时在警务室、在辖区工作,不断完善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防范与打击有机结合的社区和农村警务运作模式。

        一是要按照全日制、弹性制、动态化的要求,根据辖区治安状况和群众需要,实行错时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社区和责任区民警要将最方便接触群众和最有效防范案件发生的时间作为主要工作时间,进入社区、村组,入户走访。同时,推行相邻警务室联勤的工作模式,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要通过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实地检查、警情通报等五种主要工作方式,把强化辖区实有人口管理、强化巡逻防范作为工作重点内容,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要围绕五种主要工作方式,对社区和责任区民警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规范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绩效,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全面推进社区和责任区民警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努力建设信息灵通、警民和谐、治安平稳、群众满意的社区和农村治安环境。

        (三)实现“三个延伸”,实施“三项管理”,坚持“三个必访”,全面提高人口管理水平。

        社区和责任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以人口调查为主线,以换发“二代身份证”为契机,建立“以房管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加强人口信息基础资料积累,切实提高以流动人口、高危人口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水平。

        一要实现人口管理的三个延伸,由“见谁认识谁”转变为“找谁查到谁”,做到“提人知房,提房知人”,对重点人口由管好“特殊重点人员”延伸到管好“有不良记录人员”,对暂住人口由提高“登记办证率”延伸到提高“信息采集率”,对常住人口由“静态管户”延伸到“动态管人”实现人口管理的以动制动。

        二要对流动人口实施用工单位直接管理、村(居)委会间接管理、警务室终端管理的三项管理制度,实现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的有效管控。社区和责任区民警要督促用工单位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初查、信息上报工作,协同村(居)委会开展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检查登记工作,并及时审核出租房屋档案与暂住人口信息,统一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警务室终端管理。

        三要推行民警户访工作制,每月至少完成20户的调查任务,坚持民情必访、民意必访、民忧必访。要规范户访工作内容,做到“五个一”:即拍一张居民房屋照片,画一张房屋平面示意图,绘一份房屋方位图,登记一份家庭人口情况表,记一下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和社会情况。同时要求在入户调查中做到“三送、四问、五帮、六查”:三送即送警民联系卡、送法律法规知识、送便民服务单;四问即问不稳定因素、问治安状况、问重口表现、问热点难点;五帮即重口帮助教育、证照帮助办理、纠纷帮助调解、案件帮助查破、隐患帮助整改;六查即是查户口、查身份证、查房屋出租户、查人户分离情况、查可疑人和物、查暂住人口、查安全隐患。

        (四)实现“三个转变”,建好“三支队伍”,着力提高社区和农村治安防范工作效能。

        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中,要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以加强人口管理和建设治安防控网络为依托,建立一个专群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防范控制各类案件发生的能力。

        一要在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督促加强物防建设,提高住户防盗门、窗等物防设施安装率,在有条件的小区和场所内推行电子监控等技防建设,实施对辖区社会治安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控制,实现警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打击型向防范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二要在做好人口管理的同时,根据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状况,建立三支治安巡逻队伍,即民警巡防员专职队伍、治保会等义务群防群治队伍、治安信息员队伍。通过建立三支队伍,采用巡防结合的方式,达到在辖区全天候、全方位治安防控的目的。

        三要加强警务宣传,定期通报警情,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要向辖区群众定期通报发案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提示,使群众清楚了解当前治安形势,有效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自防意识。

        (五)以“三项管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五率”为考核重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一要强化各项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抓好人口管理(包括实有人口、重点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管理)、治安管理(包括特种行业、场所及危爆物品管理)、消防管理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倒查等内容在内的一整套规范制度,列出明确的工作目标,以降低发案率、减少漏管失控率、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总要求。

        二要严格考核机制,帮助民警实现自身价值。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以民警见警率、情况熟悉率、案件发案率、群众满意率、情报信息有效率“五率”作为考核重点,坚持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为标准,推行业务考核与群众评议双向测评制度,把辖区单位和村(居)民的评价作为衡量民警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考核要分出优劣档次,并形成奖优罚劣、争先创优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要提高社区和责任区民警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对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工作多年和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评优表彰的优秀社区和责任区民警,经报市公安局批准,可以用民警的姓名命名警务室,增强民警的荣誉感,并可按照规定提前晋职或晋级,优先提拔重用。同时要建立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相适应的民警福利待遇制度,切实提高社区和责任区民警的各类津贴、补贴标准,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当前公安机关警务观念、警务机制、警务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从局领导到相关所队每名民警都要认真学习公安部、省厅、市局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深入理解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上新台阶打牢思想基础。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县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相关所队特别是分局、派出所负责人要亲自抓工作,做到领导带头,人人参与,上下同心,整体联动,推动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迅速行动,力求实效。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相关所队要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抓重点,攻难点,举亮点,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办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等现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县公安局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
  • 下一篇:消防队个人工作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