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之我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建立起与当前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安民警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坚持从优待警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一是妥善解决好民警的职级待遇问题。公安机关应当从政治建警的高度去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解决好民警的政治生活待遇。二是建立民警定期体检、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公安机关必须重视和关心民警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三是强制推行民警休假制度。公安民警长期承担着繁重的警务任务,由于长时间地超负荷工作,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强制推行民警休假制度是缓解这一压力的必由之路。
维护民警切身利益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公安民警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其个人切身利益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要把维护民警切身利益落到实处,就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健全维护民警权益机构。成立由纪检、警务督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发生损害民警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坚决将损害民警声誉和利益的不法之徒绳之以法。二是配齐配全保护民警利益的设备设施,如为一线执法民警配备录音笔,可以有效保护民警。
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前提。要解决好民警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前提。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握好开展的时机、对象、方式等环节,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在涉及民警职务升降、岗位调整、家庭婚变等情况时,要及时与民警本人或其亲属谈心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帮助民警调节好自我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二是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经常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结合民警的思想实际,寻求最有效、最科学的工作方法,既要考虑到民警的思想情绪,还要考虑其可接受性,不同情况要区别对待,切忌“一刀切”。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渗透到民警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民警合理要求相结合。在民警出现子女上学、就业、住房等困难时,单位、部门领导即使一时不能帮助解决,也要做好安抚工作。
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保证。实践证明,要有效调动广大民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是根本保证。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首先要充分调动基层民警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基层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内因,即自身提高素质的积极性,二是外因,即外部的条件。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可以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的动力,并由此树立起正气,增强基层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应以解决用人机制、工作考核机制等问题为重点。用人机制关系到人的价值体现,工作考核机制是营造合理竞争的平台,科学、透明、公平、公正的用人、工作考核等奖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将进一步促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会更好地调动基层民警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