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凝神聚力强化措施转变作风

    时间:2010年08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以来,**市局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领导带头、强化措施、转变作风,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发力,内务管理“脏乱差”、纪律作风“稀拉松”、服务态度“冷硬横”等问题得到有效根治,队伍士气明显提高,战斗力显著增强。

        凝共识敢担当党委率先垂范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凝聚共识。**局长上任伊始,就马不停蹄地深入局直*个部门、五县(市、区)公安(分)局和基层所队开展了*个多月的走访调研,听取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月*日,局党委在**专题召开作风建设务虚会,在深入分析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因议论干扰而分神,不因遇到阻力而退却,切实做到保稳定有一股顽强拼搏的干劲,抓队伍有一股不畏艰难的韧劲,搞建设有一股开拓进取的闯劲”的共识。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勇作表率。为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感召力,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全面铺开“抓学习、做表率、创业绩”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完善领导联系工作制度,局党委成员分别对口联系、捆绑指导一个县市区局,加强具体指导。*月*日,在全市公安机关“迎省运保平安”动员暨**年工作部署大会上,**局长代表局党委郑重发布“十不承诺”,不参与经商办企业;不允许自己的子女亲友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从事经商活动;不参与人事调整中非正常的活动,不封官许愿,买官卖官;不给基层加负;不为自己亲友向办案单位说情,干扰正常办案;不收受红包、礼金和有价证券等承诺,为全市公安机关树立了标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三是立足民本理念,务实为民。市局在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承诺交通管理执法为民服务群众15条便民利民措施。该系列措施涉及车管驾管、事故受理、交通秩序、执法执勤等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年内,市局还将出台措施规范各项公安行政许可、审批、年检程序,简化环节,压缩时限,进一步惠及民生。同时在各级领导中开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开展“‘1+1’做群众贴心人”活动。沉警力减开支机关全面“瘦身”

        一是警力下沉,提高街面见警。*月*日至*月*日,市局从局机关、交警、武警支队抽调警力,组织开展了为期*天、声势浩大的“春节大巡防”行动,确保了春节期间全市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为形成巡逻防控长效机制,*月*日,市局从机关各部门一次性精简警力,全部充实到巡特警支队,同日,交警支队精简机关民警,全部下沉到街面开展路面防控。下一步,市局还将深度整合机关综合部门,强力推进警力再次下沉。二是腾房减车、节省公务开支。市局按照正规化指南标准,严格配备局机关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科室负责人一律不配备固定车辆,所有公务用车非工作时间一律停放在机关指定泊位。三是力戒形式,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参会人员,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开。全面推行网上办案、网上审批、网上办公,会务材料、一般性公文网上下发、流转,减少文印、纸张费用。局机关一般性会务、接待用餐一律安排在局机关民警食堂,领导干部到基层指导、调研工作一律在民警食堂就餐,杜绝一切用公款接待、请吃、休闲、娱乐活动。

        转作风强管理铁腕从严治警

        一是督察铁腕“治散”。市局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机关正规化指南》,事事讲规范,处处重细节,从民警按时上下班,规范着装,上班不脱岗、不串门、不开小差,开会不吸烟、不嚼槟榔、不接听手机等细节入手,狠抓民警养成教育。警务督察支队积极创新督察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发现问题,紧抓不放,一律通报,限期整改。市局还成立专项整治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个督察组,深入督察全市公安机关纪律作风建设,警车和涉案车辆、民警参与经营娱乐休闲场所、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等专项整治情况,掀起新一轮督察高潮。二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治庸”。*月*日,正式出台《**年全市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项内容纳入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日清、周结、月评、年考核”考核制度,做到人人被考、事事要考,并根据“逐级考核”、“下考一级”的原则,追究单位领导的连带责任。切实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精细化考评在激励民警、提高效能方面的杠杆作用。三是敢于问责“治乱”。局党委坚持“宁听民警的怨声,不听群众的骂声”的指导思想,出重拳、下猛药,严厉整治非法使用违规车辆、公安民警及其亲属参与经营娱乐休闲场所等违纪违规行为,对队伍中特别是领导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歪风,顶格查处,绝不姑息。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六大机制”助推队伍正规化建设
  • 下一篇:燃青年文明火铸青春交警魂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