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看公安,关键看执法,看执法中的队伍形象。人民警察形象,是警民关系的“连心桥”,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县公安局始终贯彻从严治警方针,围绕“三线”,立足“三抓”带队伍,努力打造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一、抓教育,远离警戒线
该局认真部署和做好民警教育工作,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让民警远离警戒线。一是坚持推行党风廉政教育。实施了局党委(纪委)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廉政谈话、领导干部任前、民警晋职晋级廉政谈话和民警轻微违纪问题的诫勉谈话制度。每年年初,都与局属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实行一岗双责,借助考核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纳入到全年的精细化考核中,推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二是集中开展队伍教育整顿。针对个别民警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在执法中存在索、拿、卡、要的问题,集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整顿。今年*月以来,根据上级公安部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深化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教育活动。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部署,从严开展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专项行动、公安民警参与经营娱乐场所整治、警车和涉案车辆整治等“三项整治”,采取签订承诺书、配发《禁令卡》、发布《公开信》等方式,加强了对民警的思想教育。并坚持党委督导、强化部门领导、落实奖惩引导“三导合一”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三是适时组织反面警示教育。充分发挥纪检督察职能,收集队伍中的反面素材,开展反面教育。认真组织民警观看省市公安机关录制的警示节目,对该局发生的及上级通报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第一时间在全局进行通报,让民警及时地、生动地受到警示教育。同时,每年由纪委书记带队,组织督察民警携带摄像机等督察工具开展明察暗访,对民警的执法执勤全程记录。并将督察中涉及到的单位、民警不规范作为的影像资料刻录成DVD,在全局局务会或民警大会上进行集中通报、公开播放,使全体民警意识到在正规化建设中自身存在的差距及其危害性,增强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两年来,共组织民警观看警示教育片*场,受教育民警达到**余人次。
二、抓管理,不触高压线
该局从内外着力,开辟监督举措,加强了对民警日常行为的监管,重点从“三关”着力,使民警自觉不触违纪违法的高压线。一是落实关。把加强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充分征求广大民警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所制定的制度贴近实际,让民警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自觉遵守。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经常性督察、集中督察、跟踪督察、专项督察和重点督察。在工作中,坚持以警纪警规为依据,以严明纪律,严格落实为要求,求真务实,敢于揭露矛盾和查处存在的问题,认真纠正规章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坚决不当“好好先生”、“和事佬”,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防止民警因一时的违规违纪违法造成终生的后悔。二是执法关。在执法办案中,政工监督部门抓住网络执法的有利契机,坚持高举督察利剑,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尤其是对可能引起涉法涉诉的案件,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执法公平公正。通过及时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在全局下发督察通报等形式,最大可能地拒绝了人情案、避免了金钱案、杜绝了是非案。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将民警执法行为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提升了全局执法质量。两年来,该局执法质量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三是作风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人士、村民群众的联系,机关聘请了*名形象监督员,各基层所队聘请特约形象监督员*人。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从去年*月*日开始,集中开展为期*个月的作风建设,聘请了*名作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随后,又在全县公安机关开展整治散、懒、玩、浮等不良作风专项活动。今年*月开始,又开展了“问计于警、转变作风、促进工作、提升效能”专项行动,收集群众意见*多条。在行动中,对因工作作风不正而引起监督员、群众投诉且认定属实的,在年度公务员考核中直接评定为“不称职”。
三、抓查处,建立保护线
“治警要爱警”。牢固树立“严肃执纪是职责,保护干部也是职责”、“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从关爱民警、关爱队伍的角度,从严查处个别民警违法违纪问题,纯洁公安队伍,为队伍整体成长建立一道保护线。一是突出重点“必”查。围绕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工作作风、廉政建设、《内务条令》落实等方面开展整治,重点治理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重点解决有错不纠和有章不循的问题、重点查纠办事拖拉和效率不高的问题、重点治理侵害群众利益和办理人情案的问题、重点解决作风“稀拉松”、窗口“冷硬横”和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对以上*个方面涉及到的*个重点问题,列入“必”查的范围。二是讲究方法“活”查。在纠正民警存在执法、管理和服务不规范的问题过程中,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在能够及时纠正的情况下,立即纠正;在不能马上纠正或因场合不便纠正的情况下,采取迂回的纠正方式,让当事民警愿意接受。在核查处置群众一般性问题的投诉举报中,注意发挥基层单位自查自纠的积极性,让基层单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让当事民警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并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组织民警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通过这些做法,既维护了群众的合理诉求,又保护了民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