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监狱民警队伍建设需要和谐思维

    时间:2010年09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也应当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贯彻和谐的思维,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民警队伍,切实履行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职能,维护“公平正义”,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有作用。

        一

        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一个单位就兴旺发达。其实不然,腐败窝案的产生,往往也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结果。因此,要营造一种既有合作也有监督的协调融洽的和谐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正确方向的合力,才能正确履行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职责。

        和谐的工作环境就要求同。进入监狱民警的行列,共同在一个集体里战斗,维护法律公正和正义的信念把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使命引导大家为之不懈奋斗,确保监管改造场所秩序的稳定呼唤着精诚团结,长期的并肩作战结成了兄弟姐妹最珍贵的战友情。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必要的妥协乃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这一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体意识,共同建设奋发进取、匡扶正义的警察文化,自觉营造讲求团结、甘于退让的君子之风,积极培育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支柱,众志成城,团结拼搏,把共同的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和谐的工作环境必须存异。和谐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价值目标与追求过程的统一,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完美,而是对立统一的动态过程。艺术家说,对立的东西才能产生美感。哲学家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矛盾。保持对立面,也就保持了人的生机与活力,保持了人的清醒与自律,保持了人的竞争与奋斗。“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是健康的而不是庸俗的,是有主见而不是人云亦云,是合作而不是苟合,是服从而不是盲从。真理是越辨越明的,经过争论的意见才能经得起时间、组织、群众的检验。有没有不同意见,是一个单位工作机制是否健康、工作状态是否和谐的标志,是民警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工作动机是否纯正的试金石。

        和谐的工作环境呼唤民主。监狱民警队伍是一支有着严明纪律要求的铁军,令行禁止是对民警的基本要求。但令行禁止并不排斥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离不开民主这一当代最可贵的精神。从领导层面来说,领导不是先觉先知,不是无所不能,并不当然掌握真理。屋之漏上,知之在下。犯了错误怎么办?苏格拉底说:“最容易最高贵的办法并不是不让别人说话,而是要改正你们自己。” 只有营造民主的气氛,只有具备从善如流的雅量,才能听到并且能听进不同意见,才能不断修正工作的失误,才能保持各项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从下属层面来说,古人尚且知道“勿欺之,而犯之。”“忠焉,能勿悔乎?”更遑论经民主思想的泽被数百年后的今天。只有具备民主的品格,才不会成为附庸,才具有思想力、认识力、判断力,才会保持对工作的激情,才会开发自主创造的能力,才会赋予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新意,也才能得到组织和领导的肯定。

        二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几千年前的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阐述的道理,今天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形体与精神生活臻于和谐之境,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完美。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的今天,更是要注重引导民警过和谐人生,始终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和谐的人生是肉体与精神、物质与文化、情感与道德有机统一的人生,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统一体,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那么,和谐的人生就是民警抵御各种诱惑最好的防腐剂、最好的保护膜。

        和谐人生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统一。诚信友爱是和谐的必然要求,把道德作为基本原则的人,一定是可亲可敬可信赖的人。家庭是港湾,是人在前方拼搏后休息加油准备再次冲锋的地方。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不爱家的人很难爱别人,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人很难对社会有责任感。推己才能及人,对父母尽孝、对儿女有慈、对配偶有爱,才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真谛,才能有爱心、善举,也才能从内心激发起教育改造罪犯的热情。职业是航船,是航船就要前进,就要把握正确的航向,就不能偏离航道。职业道德是社会公众审视监狱执法工作的重要视点,是监狱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监狱民警只有在职业道德这一方向盘的指引下,才能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诱惑的能力,才能乘风破浪,完成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使命。社会是海洋,“党员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同样,监狱民警作为国家公务员、作为执法者,也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应当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在人海茫茫中,做一朵晶莹剔透的浪花,平时工作率先垂范,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融入社会时永葆自己的警察本色。

        和谐人生在追求知识中得到强化。充满活力是和谐的重要内涵,活力从哪来?只有学而不厌,从知识中汲取营养,不断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使自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在犯罪智能化的今天,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使工作得心应手,唯有不断学习,别无他法。知识结构也有个和谐的问题。做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工作,对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规律不知所以然,就不是一个好警察。作为一名新时期监狱民警,如果除了惩罚和改造罪犯,其他知识单薄的可怜,就会思想贫乏、言语无味,就难享和谐乐趣。

        和谐人生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得到升华。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监狱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维护公平正义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执法者必然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中坚。监狱民警是执行刑罚的主体,要有着铁肩担道义的豪情,具备执法如山的正气、如水的公平,视公平和正义为生命。在执行法律中宣传法律的精神,使法治的理念在监狱生根、开花、结果,涤荡一切邪秽之气。

        三

        先进性是动态的过程,是整体的概念。矮子里有将军,先进里也有落后。当先进性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必然又有产生不符合先进性的问题。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自然界何其丰富,生活何其多彩,有高山,有深渊,有小溪,有大海,有蓝天白云,有野花闲草。人也如此,有敏而聪慧,也有教而不能。正因为有了美丑善恶,有了难易长短,世界才丰富多彩而不沉呆板。

        因此,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正确评价、正确对待民警队伍的现状。民警队伍的大局、主流当然是健康向上的,是公正文明执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和主流不协调的方面。有的是民警个人素质、品质、道德出了问题,做出了不光彩的事情,有损于监狱警察的形象。对此,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维护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有的属于工作问题,属于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方面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的甚至很难有大的转变。比如说有的同志成绩不够突出,工作能力不够强,开拓性不够。对这些同志,一定要理解、关心、爱护、教育,“泛爱众,而亲仁”、“嘉善而矜不能”。求全责备只会徒劳,合理引导才能激发潜质。

        四

        认识和谐需要过程,促进和谐更需要努力。多一些科学性,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偏执;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追求,少一些庸碌。和谐就在你我身边。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监狱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 下一篇:监狱全面质量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