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以社会管理“八大创新”树“三化目标”,注力“三项建设”

    时间:2010年09月0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2010年是“三项建设”工作攻坚年,又是“三项重点工作”关键年,只有倾力于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注力“三项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社会管理创新是“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展取得实效的动力和源泉,是当前和今后公安工作的重点。要切实有效的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县局必须深化“三项认识”,理清“三个思路”,突出“八大创新”,强化“五项措施”,实现“三化目标”举措,势争新一年“三重”、“三建”工作升位上台阶。

        一、深化三项认识,走出思想认识上的怪圈

        1、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性和必要性,树立社会管理创新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走出认识上的麻木不仁,与己无关的怪圈。

        2、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正视**公安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当滞后的现实,走出认识上的“高枕无忧和怨天忧人”的怪圈。

        3、充分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认识,有效避免创新工作的盲目性,走出亮点不亮,创而不新的怪圈。

        二、理清三大思路,彻底有效地解决工作的盲目性,深入开展调研。

        1、找出管理弱项

        2、敲定创新项目,示范创新举措

        3、考证创新成效,推广创新成果

        三、突出八大创新,为全局2010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指明方向。

        (一)、创新大情报系统建设,构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机制。一是打造领先的综合平台,要求开展平台功能更多更强、信息资源高度整和,系统运作高效顺畅;二是建立自身特色的情报信息运作机制,重点要在如何建立情报信息四级工作网,如何完善提炼有特色的情报研判模型和方法,建立不同领域,小而精的专业化情报研判队伍,如何建立全警采集、全警应用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制定信息采集标准和信息考核规范,健全数据质量倒查机制。三是经营具有品牌效应的网上技战法。

        (二)、创新维稳工作思路,构建矛盾化解机制。一是建立大维稳工作格局,创新维稳工作理念,围绕情报、化解、控制、处置、网上等关键环节,建立各警种、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大维稳、大情报、大化解工作机制。二是健全维稳风险评估机制,推动综治措施全面落实,建议政府

        在定政策、上项目前进行社会特点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三是创新现场处置机制。制定操作性强的现场处置规范,明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措施权限,指挥程序和现场处置办法,处置要求。

        (三)、创新互联网管理,构建网上主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网上网下一体化联动管控机制。围绕网上维稳、网上治安、网上引导,网上侦察,网上处置的五个重点,把网上收集封堵,侦查和网上查处、控制、打击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建立既对网上违法犯罪“落地查人“,又对现实社会中各类重点人”跟踪上网“的机制。实现对群体性事件、涉警舆情炒作,网上渗透破坏和信息化违法犯罪的网上网下一体化联动管控。二是研究创新网上侦察手段,针对网上信息诈骗多发性犯罪活动,研究采取有效的侦察手段,加强防范打击。三是创新网上引导机制,建立专门网上舆情队伍,加强正面引导,分化化解热点炒作,及时化解危机,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引导。

        (四)、创新人口管理举措,构建实有人口管理机制。一是创新流动人口包括在仪外国人在内的实有人口管理机制。继续推广我局首创的“四大系统、五个强化“的管理创新经验,结合户籍改革,居证管理、出租房屋管理,推出流动人口管理新举措。二是推进“三大警务建设”完善“三大警务”分级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具有具有特色的社区、乡镇、校园警务模式,进一步推广我局在全*打造的“多功能五和一”警务室模式。三是深化以综治为龙头的重点整治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工作,形成声势,建立内有拉动,外有推动,上下联动,相互牵动的工作责任机制。

        (五)、创新打击破案工作。构建精确打击机制。一是着力抓好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侦查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加快刑事案件侦破进程,逐步形成我局打击亮点。二是深化专业打击模式,改进作战理念。继续打造好便衣侦查,打击入室盗窃,信息诈骗,少数民族人员犯罪等专业打击队伍,研究建立新型的打击工作机制和模式。三是打击刑事技术方面的亮点。

        (六)、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构建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六化”防控体系建设是我局在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的成功创新,年内必须强力推进并实施。使“六化”真正发挥防控的威力。二是创新防范队伍建设,管好用好巡控力量,推行勤务创新,发挥其最大能量。三是创新以视频监控系统,行业场所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深度发掘视频系统,管理系统发现打击犯罪,提供案件线索的功能作用。四是创新以动态管理为核心的重点场所管理机制。探索并建立一套以动态排查,动态评估,动态管控,动态考核为核心的社会治安动态管控工作体系,落实娱乐服务场所百分考检和三级管理,一次性淘汰制度。五是创新以专业和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的人防,打造群防群治“三支队伍”,统一培训,同意管理,使之成为治安管理的第二支骨干力量。

        (七)、创新民爆、消防、交通、监所等公安安全监管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常态的安全监管机制。力推民爆一体化,消防社会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创新现阶段道路交通、监所管理的途径和措施、办法,有效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创新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探索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新机制。一是创新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以信息化为依托,延伸管理和服务。推出更多的“一网办”、“一站办”、“一窗式”服务措施,二是创新亲民措施,落实社区防控、警情回访,案事件倒查等制度。

        四、强化五项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高位运行。

        要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把社会管理创新与三项工作各阶段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把管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认真实干的优良作用,以攻坚克难的精神,集中精力,全力做好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创新。

        1、要加强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2、加强督导和分类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县局将不定期地到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指导,跟进追踪各单位创新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单位创新考核情况,选取创新思路清晰、举措新颖的部门作为试点,予以重点指导,培养。切实深化创新的工作亮点,被确定为示范单位的部门要积极的开展工作突出实效,出成绩。

        3、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月*日前由消防、治安在新政开展行业场所管理创新试点,然后在全县整体推进。

        4、建立奖惩奖励机制,设立“金点子”奖,激发民警创新热情,*月*日局党委扩大会议已决定。

        5、加强情报信息报送工作,各单位要顶岗定人,加强本单位情况报送,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做到及时、全面,重要情况随时报送。

        五、实现“三化”创新目标

        1、创新举措科学化。2、创新载体亮点化。3、创新成果推广普及化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 下一篇:以“千名民警进万家”活动为载体 全面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务水平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